打赢海上方向信息化局部战争,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冯瑞声责任编辑:菅琳
2016-11-22 02:02

凝练以联合为标志的军事文化,建立统一的海上联合作战文化体系 

德国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曾指出:“战争的精华,不在胜利,而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当下正在推进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以联合作战需求为牵引,对指挥体制、力量结构、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等,进行全方位全要素的系统重构。从本质上讲,这是以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确作战、联合制胜为价值目标重塑军事文化形态的过程。作为联合作战的一个发展方向,融铸相关军事文化,建立统一的海上联合作战文化体系,是提高海上联合作战指挥效能的必经之路。 

“六维”空间全员入网,打破多军兵种信息联通技术壁垒。当前,部队信息化建设还多少存在系统平台难统一、数据接口难兼容、信息资源难共享等突出矛盾,凝练海上联合文化,建立统一的全面覆盖陆、海、空、天、电、网六维空间的信息联通平台是先决条件,必须切实解决好装备技术体制不统一、软件标准不规范、基础数据建设和应用滞后等问题,消除联合作战的“数据时差”,打通军兵种信息链路,从源头上确保“互联互通”。 

编撰“联合作战辞典”,构建要素齐备的联合作战语言体系。作为沟通的桥梁,语言体系的混乱必定带来信息传递的不畅通,要理顺其中的关系,就必须加快编撰“联合作战辞典”,通过构建要素齐备的联合作战语言体系,加快“形联”到“神联”的转变步伐,进一步提高海上联合作战指挥效能。 

弘扬“联合制胜”的价值理念,升华海上联合作战的文化核心。新的历史条件下,联合作战成为信息化海战场的常态,要形成体联神聚的“网聚能力”和信息化作战的新秩序,海上联合作战必须凝练“联合制胜”的文化核心,在广大官兵中努力倡导与构建重视联合、鼓励联合、促进联合的氛围与环境,从思想深处筑牢官兵自觉的“联合制胜”价值理念,从根本上完成军种文化向联合文化的洗礼与超越。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确保海上联合作战肌体顺畅发力 

转变指挥人员指挥观念。可以优中选优,集中一批精英骨干淬火转型,从转变指挥观念入手,通过打牢联合作战能力基础、大抓指挥要素训练、全流程全要素开展联合作战演练等方式,在实践中提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变“纵向到底”为“横向到边”,变“线性递进”为“综合集成”,打造海上联合作战的“最强大脑”。

提高参谋人员业务广度。作为构成指挥机构的基本“神经元”,联合作战参谋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了指挥员战场决策的实效转化率。培养适配海上联合作战体系的合格参谋人员,可以依托任务,在尽量满足编队联合作战指挥需要前提下,通过交叉任职和轮岗制度,拓展联合作战指挥参谋人员业务广度;借助院校系统培养,帮助参谋人员学习掌握联合作战理论和军兵种作战运用,熟知各部队作战能力和主要武器装备性能,成为战例通、敌情通、地形通;开展在职学习培训,通过知识讲座、定期轮训等形式,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联合素养;开通网络学校,组织远程培训,进一步拓展思维视野。 

培养精干顶用的士官骨干队伍。经过多年建设,我军的士官培养体系趋向成熟,但在长期实践中,也存在培训种类样式繁杂、院校培训内容滞后于部队发展等问题。特别是海上联合作战,对高新技术士官人才的需求很大。为确保士官骨干队伍完全融入联合作战体系,要全面整合培训资源,提高院校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探索用地方军工企业培养高新武器装备急需的士官人才,建立院校、部队、厂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士官培养常态化机制。把联合作战要素作为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参考系,在全面推动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突出海上联合作战内容,使骨干使用、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定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海上联合作战士官骨干素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