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绝不能成为企业主看家护院的“私兵”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军 朱继红 何武涛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11-03 03:09

民企兴武热背后的冷思考

——湖北省荆州市坚持党管武装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人民武装工作闻思录

■李 军 朱继红 本报特约记者 何武涛

 

编者按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发挥党管武装优良传统,有力推进了非公有制企业人民武装工作发展。但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转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民营企业党管武装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边是积极主动的热情,一边是各有考量的动机,“烫手山芋”怎么接?

把好入口关,民企编兵不搞一头热

在湖北的版图上,荆州位于“湖北之腰”。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武汉是“头”,宜昌是“尾”,荆州就是“腰”。腰不壮,湖北长江经济带这条龙就难以真正舞动起来。

近几年,随着湖北“壮腰工程”的加速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对荆州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1500余家,从业人数多达90.5万人,其特有的人才、科技、装备和信息优势,给素以农村为主的民兵工作带来新的生机。

着眼这一优势,荆州军地尝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编建民兵,但困惑也随之而来:

前几年,沙市区人武部组织新入队民兵进行入队训练,一次训练课上,某民企几名刚刚入队的民兵在集训间隙公然分发名片,向身边的人员推销公司产品,面对教员的制止,他们还大倒苦水:“公司派我们来就是为了拓展关系,东西推销不出去,回去不好交差。”

这件事给军分区领导触动很大,他们随后在全市随机抽选近百家企业,围绕入队动机问题展开调查,发现类似的问题还有一定市场:21%的企业主把武装工作当“噱头”,以为编了民兵等同于有了“护身符”,企业生存就有了保障;13%是为了赚取人脉、扩大影响、提升企业知名度;还有9%是想打入军品市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对此,荆州军分区党委态度坚决:企业无论姓“公”还是姓“私”,只要建了民兵,就要压实国防责任,方向一旦搞偏,再好的“香饽饽”也要不得。

近两年,该军分区有意抬高民企编建民兵组织的门槛,会同地方相关部门对适合编建民兵的企业进行详细调查,摸清企业规模、经济实力、诚信程度、群众口碑等情况,把一些政治思想好、国防观念强、党团组织健全的企业列为准入对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