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认为世界军事变革出现新拐点,还有其他方面的理由吗?
李:战争演进有它自身的逻辑。以信息化为代表的军事变革,主旨是向着作战效能更高、作战成本更低、作战风险更小、战争更加可控的方向前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成长的烦恼”,在信息化战争迅猛成长时,一系列的“成长之困”正逐渐显现出来,并成为信息化战争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弹跳板。
一是信息化战争加快了作战节奏,显著提高了作战效率,然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生产使用成本不断加大,战争成本反而更高了。二是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战场各要素通过网络连为一体,指挥决策指令的传送速度和目标信息的传送速度达到“秒”级,但是承担攻击任务的火力发射速度仍局限于音速和超音速,二者不匹配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重要特征是:进攻性武器比防御性武器的效费比高得多,信息化战争已呈现出攻守失衡的局面。四是成熟的信息化战争是以网络为中心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然而信息化程度越发达,系统集成度愈高,有时也会变得越脆弱。
总之,从战争演进的矛盾运动看,信息化战争在向更高阶段发展中要克服上述矛盾,必将产生对新杀伤机理武器系统的客观需求,走向“基于自主系统的光战争”。
记者:世界军事变革出现新拐点,是否超越了军队信息化建设?
李:以“光战争”为前景的变革浪潮,是信息化变革浪潮的继续。C3I指挥系统、预警机和部分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标志着“信息化军队1.0”出现。C4ISR的建成,从传感器到打击平台联为一体,精确制导武器成为主战兵器,标志着“信息化军队2.0”的形成。大数据、高超音速作战平台的运用,信息优势发展为决策优势,强化了首战决胜,标志着“信息化军队3.0”的产生。自主系统与光武器的结合,真正达到实时作战,自组织协同,标志着“信息化军队4.0”。
信息化军队本质上是创新型军队,是在不断创新、变革中升级发展的军队。从当前来看,“光战争”的最终问世还有一些技术问题要突破,但在战略需求牵引和新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这个变革大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