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到第26集团军某团采访时,翻阅招待所接待清单,发现各级工作组数量明显减少,而招待所也逐步担负起“官兵公寓”的任务,热情向基层官兵开放。
上等兵张瑞的父亲就与记者住在同一楼层。询问得知,在近期士官公寓满员的情况下,张瑞向团里提出住宿申请,当天下午即得到答复:来队亲属可以免费入住招待所。
团政委齐勇告诉记者,“招待所大门为兵开”的规定,其实是团党委两年前制定的,但以往由于各级工作组来往频繁,影响了这项“惠兵政策”的落实。
“不是不让住,主要是因为那时接待任务重,房间经常供不应求。”管理股长肖峰查阅了去年记录:接待工作组63个,平均每周至少1个。从去年底以来,各级严格落实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转变作风,加强工作统筹,减少基层“五多”,不仅下发文电通知少了,就连工作组也明显减少。今年截至目前,全团接待各类工作组只有24个,且工作组成员大部分住在连队。
上级工作组不仅数量少了,工作作风也明显改变。9月份,总部、军区工作组到团里检查农副业生产情况。当天15时,一行人下车后直奔目的地开展工作,18时左右工作结束离开,根本就没进招待所的门。今年以来,不少工作组当天来当天走。除个别工作组因错过连队开饭时间而在招待所吃工作餐外,其余均到连队吃碰饭,并主动缴纳伙食费。
“工作组虽然少了,但办事效率却一点也不低,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了搞调研解难题上。”团政治处主任丛超说,今年团队面临跨区适应性训练演习任务,物资经费缺口较大,工作经验比较缺乏。上级机关来团检查之际,团党委如实汇报这些问题,很快都得到了较好解决。
招待所空闲下来,开始有条件落实既定的“惠兵政策”。年初,团党委简化招待所入住程序,规定无特殊情况一律批准,并延长官兵亲属免费入住时间,此举深受基层官兵欢迎。在今年组织的一次民主测评中,基层官兵对招待所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招待所的职能变化,引发的连锁反应不止这些。以往接待任务较重时,招待所两个招待员忙不过来,有时只能向基层临时借调人手,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基层正常工作秩序。现在,只需一名招待员便可轻松应对,而另一名招待员年初就已经充实到战斗连队。
记者从财务股长陈学飞那里了解到,上级工作组来得少,不仅节省人力,也节省了财力。节约下来的经费,全部投向与战斗力密切相关的基层建设重点项目。
采访结束时,正逢张瑞送父亲返回。问起这些天的住宿情况,张瑞的父亲说:“部队招待所安全舒适,而且对战士家属免费开放,我感到很温暖。”他嘱咐张瑞,要在部队安心服役,练好本领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