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抗战时我军晋造武器,哪些曾大显身手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白孟宸责任编辑:董玥
2017-10-10 16:24

汉阳兵工厂旧址

既然以6.5毫米子弹作为晋军制式口径,那么在重机枪方面自然也要采用相同口径。太原兵工厂原本能够仿制7.92毫米的马克沁重机枪,但阎锡山与部下经过演习和作战发现山西全境缺水,马克沁采用水冷设计,在山西作战十分不便,因此便力主改用日式三八式6.5毫米气冷重机枪。到中国军队引进捷克式轻机枪时,太原厂为了统一口径,将其改为发射6.5毫米子弹的版本。直至抗战爆发,太原失陷,阎锡山向国民党兵工署领用子弹,却发现兵工署手中只有7.92毫米子弹,这才要求已经过河的西北制造厂将新造的步枪、轻机枪改用7.92毫米口径。

太原厂保存的九四式山炮

当然,阎锡山不喜欢七九口径的步枪,并不代表山西就造不出七九子弹。到1937年9月,阎锡山的晋军已经被日军打得一溃千里,9月13日大同沦陷后,国民党晋绥军全部撤离大同地区。这时阎锡山也明白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才有可能力挽狂澜,因此只得主动表示愿意“送我军七九子弹五十万发,其中中正子弹五十万发,冲锋机关两百支”。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的警卫排也换上了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说起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八路军并不陌生。早在1936年2月至5月红军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编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在毛主席和彭德怀指挥下东渡黄河,准备北上抗日。但当我军进入山西境内之后,却受到晋军袭击,于是我军在历时75天的作战中转战山西50余县,歼敌7个团,俘虏4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并扩红8000余人。由于当时晋军装备了不少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和晋造山炮,于是红军也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步兵换上了冲锋枪,炮兵也用上了75毫米山炮。

从性能上来看,山西自制的仿“汤姆逊”M1921型冲锋枪和晋17式半自动驳壳枪算得上当时中国北方各部队手中最有杀伤力的速射火器。但据包括红军和八路军的各使用部队反映,晋造冲锋枪金属部件加工粗糙,尤其是枪管多有瑕疵,若保养不及时十分容易出现卡壳甚至是炸膛的恶性事故。由于日军手中并没有11.43毫米子弹,我军冲锋枪的弹药补给只能依赖阎锡山,而阎直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才将原囤积在此地的弹药和其他物资中无法后运的一部分作为“顺水人情”交给了在太原周边坚持抗战的八路军。

晋造17式手枪,手枪右侧有“民国十七年晋造”篆体刻字。 资料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