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鸾”的感言: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1898年3月5日清晨,周恩来出生于淮安驸马巷的一座宅院内。生父周劭纲,生母万氏,出生后不久即过继给早逝的叔父周贻淦为嗣,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长大。他的乳名叫“大鸾”,《山海经》中写道:“女牀之山,有鸟,其状如翟,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周恩来口中所说的那次改变,真要感谢他的四伯父周贻赓。
1910年春天,三伯父周贻谦回乡探亲,带回了在东北工作的四伯父周贻赓的信,信中说希望能接周恩来去东北读书。于是,12岁的大鸾告别家乡,和三伯父一起去东北求学,他的人生从此开启了不一样的旅程。
刚到东北时,在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可读,周恩来先随三伯父到铁岭进银冈书院(初级小学)读了半年书。这年秋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建成。伯父把他接到奉天府,入高等丁班学习。后来,这所学校改名为沈阳东关模范学校。
第六两等小学堂是一所刚开办不久的新式学堂,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十门。周恩来在这里刻苦用功地学习,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东关模范小学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1912年10月),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周恩来所写的最早的一篇文章。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同学其博学乎?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同学其审问乎?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同学其慎思而明辨乎?学矣,问矣,思辨矣,而犹或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自是而非人焉。吾恐同学之智识亦无由新,道德亦无由固,而欲丛人才、蔚国器,难矣。如是,则书不将虚此读,业不将虚此习,师不将虚此教诲,友不将虚此切磋,吾模范学校不将虚此造就,而两周年之光阴不又将虚此度过也哉!惟望吾全校诸同学惕然自警而已矣!”这出自一个年仅14岁的孩童之手的佳作,令人感佩的不只是他的文采斐然,还有那高贵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样出众的才能和高尚的品质自然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肯定。第二年,这篇文章获得了奉天教育展览会的甲等,并被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也都先后把这篇美文佳作收入在内。
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周恩来也不忘关心贫苦的劳动者。学校里有一个吴姓的老校工,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打扫、烧水。周恩来便时常早到学校帮他做些事情。一次,老校工病倒了,他二话不说就把身上仅有的8个铜板送给了吴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