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中国人熟悉这座神社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奇特的供奉对象。而是因为,在神社正中央的神台顶部,放置着一具被神官刻上“不动尊”梵文印记的铁锚。
遗存在日本本州岛南部冈山的北洋水师镇远号装甲舰铁锚。
当地人早已不知道它的来历,神社的介绍词对其也语焉不详,唯有偶尔来访的中国人,才会睹物追思,打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那是一具中国军舰的主锚,北洋水师镇远舰的遗物。
锚长4米,宽2米,重达4吨,保存得相当完好,上面的三个锚环都可以活动自如。在大锚的脊部,还可以辨认出当年德国伏尔铿原工厂的铭文和六角星形厂标。铁锚上,有四处被炮弹击伤的痕迹:锚臂被打断的裂痕,上部两枚仿佛双眼似的大螺钉侧面的撕裂痕,锚脊上一道一米多长的擦痕,以及锚正面下部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后造成的凹陷。这些印记,无一不在传递着两个甲子之前那场海战的激烈和悲壮。
让我们以极短的文字来回顾一下那场惨败——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战爆发。清政府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基地。”
损失惨重。简单四个字,意味着经远、致远等军舰沉没,来远等战舰受伤,死伤官兵千余人,“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名将殉国。海战后不久,日本联合舰队长驱直入,在旅顺海口一字摆开,配合陆军攻破了这座重金打造、有“远东第一军港”之称的海军重镇。城内,惨无人道的敌人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死难者可能达2万人,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甲午海战作战图
甲午海战,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也是最后一次。中国人败了,败得连脊梁都被打碎了。
北洋海军“威震亚洲”的铁甲军舰,一部分被击沉,一部分被日军俘获。军舰上的构件,一时间成为了炫耀武力的最抢手的战利品,被送往日本各地展示。甚至有人购买了定远舰被拆解的残骸,专门建造了一座“定远馆”供人参观。
镇远舰在威海保卫战中被俘,后被拆解,它的主锚被运往冈山,而另一具铁锚,则和靖远舰的铁锚一同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日本人还将镇远舰主炮弹头10枚,置于铁锚四周,弹头上又焊上锚链20寻,以环绕陈列场地,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华侨和留学生每当路过,都转头疾走。中国海军人员经过此地,莫不饮痛悲泣。
曾经共赴国难的人们都已远去,只剩下这些战舰的遗物孤独地沉吟。它们无法用自杀殉国来终结自己,却只能作为战利品任人摆布,继续忍受屈辱,默默地注视着每一个中国人。这是屈辱的目光,更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最惨痛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