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自主创新打造“中国速度”
中国近现代造船工业虽有百余年历史,但真正快速发展还是最近20多年的事,大连造船厂与中国船舶工业一样,发挥后发优势,与世界一流造船企业合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和突破。
造船是一个技术高难度的行业。长期以来,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曾几何时,装配设备和零部件,都是等船壳造好后,一个个运到船上去安装,操作方式既费时又费力。
时不我待,唯有创新。船厂在推行模块化造船后,一个个设备、零部件,被归纳成一个个单元,在车间预先装好,成为一个个模块,运到船上总装,就像搭积木一样。
这样一来,成效明显:仅某型集装箱船的交船周期就比以往缩短了几倍!
随着创新实践不断推进,大连造船厂实现了船舶制造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批量化,三维设计、模块化造船、“壳、舾、涂”一体化……这些现代造船模式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船舶建造质量得到质的跃升。
走进大连造船厂的车间,偌大的施工现场,工人们忙碌作业,现场一切井然有序,各种施工设备规范摆放,丝毫不见忙乱景象。
“国之重器”并非一日铸就。据了解,辽宁舰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建造总量相当于10条大型驱逐舰之和。船厂的技术人员与军代表一起,多方研究工艺改进办法,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很难想象,辽宁舰这个“巨无霸”,甲板下的阻拦机构,平面安装精度须达到毫米级,相对于在长达几十米的“身躯”操作,误差要求小于万分之一。为了确保精度,他们选定在温度恒定、人流稀少的下半夜进行安装作业,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奋战,经测算后精度完全在控制范围内。
更鲜为人知的是,辽宁舰比预计时间提前5个月实现首航,提前3个月交付入列。大国工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打造了航母建造的“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