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漫记:比冰雪还纯粹的,是战士们戍边的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朱伯燕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0-16 00:17

边防的苦都吃过了,以后什么苦都能吃

伊犁军分区阿拉马力边防连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边防的路都走过了,以后你什么路都能走;边防的苦都吃过了,以后你什么苦都能吃”。

这句话道出了戍边的艰辛与奋斗的酣畅。

曾经的阿拉马力,因为不通水、不通路,条件艰苦,一度有超过8成的官兵因营养不良而浮肿。

1986年,担任阿拉马力边防站炊事班班长已4个年头的章福海回到陕西老家探亲。他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去集贸市场用自己的津贴费买回一盘石磨。家人问他干啥,他笑着说背回边防为官兵磨豆腐。归队途中,他背着石磨转了4次车,最后步行70里路,硬是把石磨背回连队。他用这盘石磨,当年就为连队做豆腐2000斤,并让全连官兵喝上香甜的豆浆,从此官兵们亲切地称他为“豆腐班长”。

在连队后院,有两棵并排而立的松树,这是连队的夫妻树。它们是1969年第三任连长贺恩福的妻子在探亲准备返回时从后山执勤点移栽过来的,临行前她对贺连长说:“你守边防我守家,家中有我莫牵挂。”

一盘石磨、两棵树,承载着一个个故事,记录着戍边者浓烈的家国情,如今,更是化作一种精神激励着阿拉马力边防连的每一位官兵。

阿拉马力边防连

挥手作别,车行西陲,陪伴我们的依旧只有绵延的山脉和无尽的雪花,可我们的心里,装满戍边战士的“风花雪月”。这风是铁马秋风,这花是战地黄花,这雪是楼船夜雪,这月是边关冷月。

夜,还是来时的样子。唯一不同的便是千年的寒冷已被戍边人的热情渐渐融化。塞北温情时常在,边关冷月亦温存。

将你的生活与他们的比较后,你才了解,岁月静好里有他们的负重前行;你才明白,军人付出远远超过“军人优先”。

(作者系中国军网记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