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阿克苏用维吾尔语翻译过来便是白水河,可是我在阿克苏看到的,大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可是到了这里,连野草也打怵了。
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执勤二中队的“胡杨卫士”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一方热土。

官兵们大漠巡逻。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15年前,罗兴国第一次来到阿克苏的时候,才真正读懂岑参的这句诗。
每年3月,阿克苏便狂风大作,黄沙漫天,一直持续3个多月。从哨楼向远方瞭望,茫茫戈壁、毫无生机,中队官兵每天起床后,脸上都会落层细沙。
没有人天生爱荒凉。罗兴国看着荒凉的环境,看着脸颊皲裂的官兵,作了一个决定:“我们必须种树!”
戈壁荒漠,沙粒飞扬,大风呼啸。只有种树,才能改变环境;只有种树,才能留住官兵。“我们不能改变整个戈壁滩,但是我们要保证营区绿油油。”
刨开不渗水的“胶板土”,破开近2米的盐碱层,换上用小推车从20多公里外运来的熟土,种上第一批小树苗。2003年,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条件下,他们不知用坏多少铁锹。
天热了给它打伞,天冷了给它穿上稻草棉衣,可即便这样,第一批小树苗还是死了。很多人私下抱怨:“这种地方,连人活着都困难,树怎么可能活,我们还是不要再种树了。”罗兴国听了以后,头一次红了眼,对大家说:“种树是使命!”
经过了很多次失败,种下的100棵小树苗,终于成活8棵。战友们甭提有多开心了!看到这8棵幸存的小树苗,就像看到绿色的希望在蔓延。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希望;有信念的地方,就会有一切。
如今的营区一片绿油油,瓜果蔬菜样样齐全,战友们开心地为我们一一介绍:“这是去年刚嫁接的大枣”“这是马上就要收割的大白菜”“你现在吃的苹果就是从这棵树上摘下来的”……坐在结满果实的葡萄藤架下,提起当年的这些经历,罗兴国叹了一口气,有对当年艰辛的感慨,又满是对今天收获的自豪。

官兵自己种的蔬菜。
第一批种树人,早已离开这里,但他们亲手栽种的树苗成活了,生机勃勃地站立在边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坐在阴凉处,吃着官兵们自己种出的葡萄和苹果,我感恩着、感激着、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