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大潮下潜藏危险暗礁:解放军为什么在攻击金门中碰了钉子?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徐焰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5-06 14:22

《金门之战》(1949-1959),作者是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这是一本全面回顾从1949年金门登陆战到1959年金门炮战结束的军史经典,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发行。

该书是祖国大陆公开出版的首部全面阐述20世纪50年代东南沿海作战的历史专著,在台湾一经出版就引起岛内轰动!时隔25年,在金门炮战60周年纪念的特殊时刻,该书经徐焰将军修订再版后再次吸引了各方的关注。下文为该书部分精彩章节。

——编者

胜利大潮中的危险暗礁

人民解放军自渡江战役以来尽管所向奏捷,但是在胜利大潮中也潜伏着一种危险的倾向,那就是严重的骄傲轻敌情绪在不断滋长。如果认真研究起来,这种情绪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在全军上下普遍存在。正是由于这种情绪的影响,厦门战斗胜利后就出现了金门战斗的严重失利。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总是处于以弱敌强的环境之中,因此毛泽东历来强调谦虚谨慎,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到时机成熟决不轻言决战。不过在1948年秋至1949年初的战略决战胜利结束后,确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由于胜利,党内的骄傲自满情绪可能滋长。1949年1月,毛泽东通告斯大林:我们倾向要南京无条件投降。同时阐明我国革命已经胜利在望,不必再用迂回战术,推迟取胜时间。在随后的渡江战役中,由于准备充分,取得了比预想更顺利的结果,党内军内的骄傲情绪更有所滋长。

金门战斗纪念碑局部。资料图

渡江战役之后,第三野战军某些部队领导认为战役前做了那么多准备是白费力气,进军上海时索性不带重型火炮,结果在攻击时因火力不足增大了伤亡。不过因攻克上海仍比较顺利,这些问题并未引起警惕。上海解放后,三野部队进军福建,开始也只准备使用两个军。其实福建当时还有国民党军近20万人,海上又可能会有增援,再加上剿匪任务,使用三个军都很勉强。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部队由于有骄傲情绪,对过去从未经历过的渡海作战问题缺乏认真的研究,仍以陆战中成功的老经验来看待海战的新情况,这就为以后的渡海作战埋下了隐患。第十兵团入闽后进行的第一次渡海作战是平潭岛之战,战斗虽然胜利,却已是险象环生。第二十八军的渡海部队因不明气象条件,突然遇到台风,船只多被吹散,只有两个团登陆。幸而守岛的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已如惊弓之鸟,岛上又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接应,上岛的少量部队未经激战就俘虏了大部守敌。对于这次险胜,部队并未从反面很好总结经验。厦门登陆战斗很快又取得胜利,于是从上至下很多人都认为,同样是渡海登陆作战,既然厦门能迅速取胜,金门也不成问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