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大国,军事力量这样走出去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硕
2017-04-11 04:09

战略目标:应寻求合作而不是政治颠覆

在国际政治的丛林时代,强国以军事力量控制弱国一度是普遍现象,修昔底德笔下雅典使者的经典话语“强者可以为所欲为,而弱者只能忍气吞声”,即是这一国际政治现实的生动写照。但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各种制度规范的建立完善,以及民族国家主权与独立意识的增强,武力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已渐渐失去往日的效用。军事力量可以用来赢得局部战场胜利甚至打赢一场战争,但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主要大国进行的海外军事行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政治发展趋势。

冷战后美国的海外重大军事行动,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颠覆政府、进行国家重建作为军事行动的目标。美国单方面的武力强制可能会建立一个符合其口味的“民主”政权,但由于对美式“民主”的“水土不服”,这样的政权可能会内生出更大范围的种族、民族和宗教矛盾,带来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这也是美国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面临的困境。在这些国家,政府控制力薄弱,部族观念根深蒂固,对抗冲突不断,这些问题都是外部强制力量无法解决的。除此之外,国家重建的难题不仅在于民主建设的渐进性,还在于现代社会民族主义的盛行,尤其在外来强权和镇压面前,民族主义往往会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干涉者强力镇压,就无异于杀鸡取卵;倘若干涉者手段软弱,颠覆性的思想和行动会很快将这个国家导向更加动荡的局面。事实上,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实施的政权更迭行动中,除了国家规模更小、离美国更近的巴拿马之外,其他鲜有成功的案例。

战略手段:应坚持慎战原则而不是武力滥用

军事力量走向海外,既可能是为宣示大国威望和形象,也可能是为维护和拓展特定国家利益。军事力量走出去目的的宽泛性也带来了军事手段运用的困境,即:哪些行动应该实施或参与?哪些行动不应该实施或参与?哪些手段可以运用?哪些手段不宜使用?从国际政治实践看,二战之前大国军事力量的海外运用,通常具有争夺地区或全球性霸权的性质。而同样是为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和英国采用的“离岸平衡”“选择性干预”战略,与德国、日本那种爆发式的、涸泽而渔的力量运用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历史发展到今天,军事力量走出去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但军事力量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双刃剑效应。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的干涉行动频度明显增强,先后发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9·11”事件爆发后,美国更是将反恐行动扩展到全球,先后发动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三次大的战争,对国力造成巨大损耗。据美国媒体报道,仅阿富汗战争美军就耗费3.7万亿美元。无休止的战争、不加约束的暴力手段,不仅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民众造成巨大伤害,也对大国自身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选择地参与海外军事行动、有限度地使用军事力量,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国际责任和相关地区利益,是大国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战略研究:应深入扎实而不是走马观花

与执行国内任务不同,军事力量在海外执行任务,军队处于一个全新的政治文化和地理环境中,所有行动都需依托特定国家或地区展开。因此,军事力量走出去之前,深入扎实地搞好目标国研究至关重要。这些目标国家(或地区)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各种政治势力之间关系如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气候和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既影响军事力量能否走出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军事行动的成败。

从大国海外军事行动的历史实践来看,尽管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研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研究工作还是有很大欠缺。1992年美国出兵索马里前,对该国的宗派冲突和无政府状态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一直到两架“黑鹰”直升机坠落、美国大兵横尸街头并被索马里武装人员拖行示众时,美国才意识到,在这个无政府的国度里,美国所面临的将可能是一场没有目标的战争,自身很可能付出重大代价而对稳定当地局势毫无助益。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也非常相似。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国防部总结经验教训时认为:美军中懂阿拉伯语、知道如何处理伊拉克地区问题的人数不足。由于对伊拉克的政治生态缺乏研究,美国采取了一种极为生硬的做法。最终结果是:通过清除1979年以来的所有可疑反对势力,造成了政权的权力真空,伊拉克社会治理遭遇重大问题。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也有类似情况,对当地国情社情了解越透彻,维和行动就会越顺利。

编后:中国军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和国家利益的责任,维和、护航、撤侨等军事力量走出去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正成为常态。在军事力量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入研究在海外实施军事行动的局限性和内在规律,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大国的道路,既有效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也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