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迎责任编辑:康哲
2016-11-11 17:54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这32字的长征精神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振奋人心。正值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精神的火种再次被点燃,在世界传递。这条两万五千里长的红绸带,在向世界演绎中国龙的精神。

出生并成长在军营的我,同样与长征精神有着不解之缘。儿时的我,每天放学都会在大院里听那些爸爸叫首长但又不穿军装的老人讲打仗的故事,老人故事讲得很认真很激动,有时又很悲伤,故事里有大炮、飞机和坦克,有步枪、手榴弹和地雷,也有草根、树皮和牺牲。长大了,我知道,那些说故事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有的还被授予开国少将、中将军衔,那些我们所谓的故事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长大的我,渐渐体会到,故事只是一种传播载体,他们更在意的是那种精神那份情结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了一场充满未知的战略大转移。征服空气稀薄的雪山,跨越荒无人烟的草地,薄衣破履阻挡不了他们对信仰的坚定和必胜的信心;饥饿疾病也阻挡不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向敌人发起更强大的攻击。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次次征服人类极限,创造人类历史。途经十五个省,翻越二十多座大山,跨过三十多条大河,所到之处,无不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无不谱写着一曲曲动人壮歌。“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6年10月22日,红二、六军团在会宁顺利会师,战士们挥动着镰刀斧头旗,振臂欢呼:“我们到家了!”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汉。他们排除万难,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从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走来,走向光明和胜利。

历史的车轮碾过了半个多世纪,长征留下的足迹也慢慢褪去,但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指引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稳步前行。近来,许多的民间组织、学校团体发起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通过探访革命老区和历史遗迹,亲历长征路上的复杂路况和险要地形,发扬和传承长征精神。探究红军将士在明知征途艰险、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取得一次又一次敌人认为不可能的伟大胜利。“红军战士除了群众的一针一线,其他什么都拿”,“红军战士用五粮液洗脚”……这些荒诞可笑、试图亵渎红军将士永世传承的美好形象的谣言充斥着互联网媒体,怎能让这种变相的文化渗透吞噬我们的灵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华民族正经历着“二次长征”,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要同仇敌忾,提高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共同抵抗外来侵略,保护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历史文化精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军校学员,我们的长征之路才刚刚起点。军人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当年的战争硝烟已悄然散去,但和平的天空依然弥漫着乌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同样面临着各种困难和考验,需要走过山水重重、蜿蜒崎岖的漫漫征途。正因为如此,更需要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成功的光荣传统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向红军长征那样在新的长征路上取得新的胜利。

不忘初心,勇于创新。担负着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继承长征精神的光荣传统,发扬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在自己的长征路上加倍努力,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当今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状况较长征时期更加复杂,要始终保持一颗纯心,让灵魂跟上身体的节奏,让外部世界的灯红酒绿激发我们更具军人的血性、刚性和韧性。未来的战争是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信息化战争,作为未来的指挥军官,仅仅满足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前行。

有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让我们永远铭记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取得成功的长征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奋勇前进。漫漫征途,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阳光大道,无所谓艰难险阻,哪怕是血雨腥风,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我们始终在路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