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强调要抓好全军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政治干部只有紧紧围绕训练用力,瞄着打仗使劲,切实为战斗力建设助力增效,才能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才能在未来战争中仗剑扬威,确保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防止忘战懈怠积弊,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战备状态。我军长期处在和平环境,容易导致一些官兵职能意识弱化,战备观念淡化,和平积弊滋生,一旦爆发战争,打胜仗就只能是一种奢望。政治干部也是指挥员和战斗员,必须在充分认清国家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中强化忧患意识,在充分认清部队建设水平与打赢标准要求的差距中强化危机意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带头投身战备训练最前沿。必须下大力抓好我军根本职能和形势战备教育,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增强紧迫感,从而把打仗的意识树起来。要把“闻战则喜、以战为业”作为价值追求,坚决破除好大喜功心理和表面政绩标准,坚持战备训练延伸到哪里,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使真打实备、真训实练、真抓实干成为职业操守和自觉行动。
防止军事“瘸腿”现象,磨砺练就文武双全的过硬本领。战争年代,我军就倡导军政不分家,很多同志上马能指挥打仗,下马会做政治工作。邓小平在回顾革命生涯时曾感慨地说:“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但在现实中,有的衡量政治干部重“笔杆子”轻“枪杆子”,有的不注重军事基础技能训练,武装越野跑不快、轻武器射击打不准、军事地形图看不懂,对战时政治工作套路不清,实战化演练插不上嘴、说不上话。这种“瘸腿”现象与打仗的要求极不相称。必须强化身份意识、角色意识、职责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打仗,一切服务打仗”的理念,让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锁定在能打胜仗上。敢于叫响“我的专业是打仗”,业务培训增加“军事篇”,政工研练突出“战场味”,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自觉抓好军事理论、训法战法、新装备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做到掌握基本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不断提升军事理论素养。要把驻训演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大项任务,作为锤炼政治干部的“磨刀石”,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加强作战训练问题研究,切实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和能打胜仗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军政兼优、能文能武,成为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的行家里手。
防止“娇骄”二气滋长,着力锻造敢于亮剑的战斗品格。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指战员一提打仗就兴奋,见到敌人就眼红,这种血性胆气,成为中国军人特有的风骨脊梁、胜利刀锋。面对残酷的未来战场,我军如何继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和政治干部面临的紧要责任。必须发挥强军文化涵养教化功能,组织官兵学战史、战例、战将、战斗英雄,传承我军英雄本色,始终保持“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军人气概。要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培育战斗精神的有效平台,敢于设困局、危局、险局,在实战环境中壮气魄、练心理、强作风,锻造闻战则喜的豪气、有我无敌的勇气、战之必胜的霸气。积极营造你追我赶的比拼氛围,常态开展“考、比、拉”活动,经常组织大比武、大考核,让官兵一上训练场就成为嗷嗷叫的“小老虎”,敢于拼杀的“刀尖子”。
防止训风演风不实,牢牢把握军事训练的正确导向。战争是血与火的较量,任何时候都要硬碰硬、实打实,来不得半点漂浮和虚假。如果平时训练就搞“中看不中用”那一套,上了战场将会付出惨痛代价。各级政治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实战化训练的一系列指示,牢固确立“练为战、演为战、考为战”的思想,自觉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成效,坚决纠治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顽疾。要紧紧围绕作战任务,组织开展政治教育、辨析讨论和行为引导,从点滴培育与实战化训练相一致的训风、演风、考风,硬起手腕把官兵“逼”进训练场、把水分“挤”出训练场、把规矩“落”到训练场,让扎实的训练作风成为实战化训练的“倍增器”。要树立大安全观,决不能怕担风险,就走“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老路。在日常训练中,要和军事干部一道吃透训练大纲,科学构设训练情况,使训练环境真像战场、训练过程真像交战、训练考核真像打仗,带领部队真训实练、真考实拉,不断提高实战化水平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作者单位:天津警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