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秋,中国农历八月初七,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北平城内一片平静。这天傍晚,前门的中和戏院里,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偕夫人正在观看梅兰芳的剧目《宇宙锋》。大家听得入神,突然,包厢外有人请张学良接听从沈阳打来的电话。正在兴头上的少帅一去不回,留下众人苦苦等待。就在这晚,驻扎沈阳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宁静月色下,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猝然爆发。
春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在世界各地,节日大都象征着和平与幸福的降临。不同语言、肤色、信仰的人们,以节日的名义相聚一堂,祈祷美好、祝福未来……然而,放眼寰球、回望过往,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从地球的此端到彼端,从历史的昨天到今天,节日里的世界总不安宁。当都市里的人们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时,远方寒冷的角落,还有士兵的枪声嘶吼、鲜血长流。
《孙子·九地篇》有言:“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克劳塞维茨也认为,“一切行动都是或多或少以出其不意为基础的”,出其不意“是导致胜利最有效的因素”。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攻城奇袭,还是现代战争中的闪电突击,战争一方为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往往在节假日突然发动战争,以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天。这天清晨,美军珍珠港太平洋海军基地的士兵像往常一样,在各种娱乐场所轻松地欢度周末,连基地司令官也在打高尔夫球。转眼间,死亡之神降临。数百架日军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呼啸而来,一枚枚航空鱼雷飞向战舰,整个珍珠港淹没在一片火海里。日本以微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主力舰只8艘,击毁飞机232架,美军死伤3681人。虽然事前有两名美国士兵发现了雷达屏幕上的异常信号,但直到炸弹落下,值班军官还认为那只是例行军事演习。
——1973年10月6日,星期六,这天既在穆斯林斋月(十月)期间,又在犹太教赎罪月。这段时间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工作时间短、活动少。以色列军政机关和公共事业部门人员大多放假。然而,就在这个周末,埃及、叙利亚军队突然对以色列发动进攻,一举突破以色列苦心经营多年的“巴列夫防线”,彻底打破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虽然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机关事先已获得了埃、叙军队集结的信息,但一直误认为是“例行军事演习”,未对部队发布任何战备指示。
圣诞老人不会为每一个冰冷的枪口挂上温暖的圣诞帽,氤氲心头的亲情也难以驱散敌人带来的战争硝烟。
念往昔,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次日,即对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发动进攻。经过18天抵抗,就在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香港总督杨慕琦与日军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往日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变成了血雨腥风的恐怖世界,“黑色的圣诞节”成了所有香港人的梦魇。
看今日,“9·11”事件后的两年里,美军出动了3.1万架次战机在本土进行全天警戒巡逻。纵然拥有两面向海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强大的北美防天防空体系,但美军的战备也没有丝毫放松,即使在圣诞节,每天也有两架战机到纽约、4架战机到华盛顿进行24小时巡逻。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有人曾说“和平是战争的间隙”,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世界范围内,战争一天也没有停止。就在几年前,当世界都在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倾倒时,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间战火爆发……
军人,宁可千日无战,不可一日无备。战争从不会因遇到节日而转向,当节日与战争迎头相撞时,军人的选择,只有时刻握紧手中冰冷的钢枪。
(《解放军报》2015年2月20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