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对U-2和“全球鹰”的态度变化不定

来源:防务视点作者:申淼责任编辑:康哲
2015-01-12 08:54

(原标题:洛·马公司提出U-2兼具无人/载人功能的升级方案)

2014年11月24日,《航空周刊》刊登Amy Butler题为《Lockheed Updates Unmanned U-2 Concept》文章。文章称,针对美国国会正在权衡是否全部采用诺斯罗普·格鲁曼的“全球鹰”无人机用作高空侦察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其U-2侦察机设计了一种兼具无人和载人飞行的升级方案。这为国会对这两种机型的最终选择带来一种新的可能。

U-2与“全球鹰”优缺点比较

支持者认为U-2在多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全球鹰”,包括:可携带5000磅(合2268千克)的载荷,而“全球鹰”的载荷携带能力为3000 磅(合1361千克);可在70000 英尺(合21336米)高度执行任务,而“全球鹰”最高仅为60000 英尺(合18288米),其机载传感器对目标的侦察范围显然比U-2小;U-2具备“全球鹰”所缺少的防御系统。

而“全球鹰”相对于U-2的最大优点是续航能力。“全球鹰”可在空中停留24小时以上,U-2的续航能力则由于飞行员最多只能在驾驶舱中待12小时的规定而受到影响。此外,U-2飞行员需穿增压服,有报道称在对阿富汗战争中,经过长时间的作战任务后,增压服出现“弯曲”变型的现象增多。此外,独特的着陆系统也使U-2的着陆异常困难。

美国防部对U-2和“全球鹰”的态度变化不定

国防部对于高空侦察机的态度一直变化不定。2012年,国防部曾提出退役“全球鹰”Block 30,保留U-2作为侦察机,而2014年的态度又发生变化。经过数10年的考虑斟酌,美国防部最终选择在2015财年预算申请中提出退役U-2,并全部使用“全球鹰”无人机取而代之。

为获得预算,这两个项目的支持者已经进行了近15年的争论,每一年双方都试图攻击对方以获得资金支持。国防部2014年做出决定申请18亿美元升级“全球鹰”,与U-2的升级资金基本对等。这18亿美元将主要用于提升“全球鹰”无人机的可靠性和传感器的性能。根据2014年4月提交国会的报告,空军将为“全球鹰”项目支出91亿美元,用于研发和采购45架飞机,包括7架基本款Block 10、6架Block 20(其中一部分配备了战场机载通信节点中继器)、21架具有图像和信号情报功能的Block 30、以及11架装有雷达载荷的Block 40。

洛·马公司提出U-2无人化升级方案

鉴于此种现状,洛·马公司表示,可以对U-2进行无人化升级改造,成本将远低于部署“全球鹰”的成本。升级方案将花费大约7亿美元,包括对U-2的无人操作和载人操作(可搭乘3名飞行员)改进,以及提供2个地面站。地面站由紧凑的轨道和操控器组成,可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升级完成后,每架U-2的成本大概为3500万~4000万美元。

该设计需要增加新的中段机身翼盒,将部署在金属翼中间,每个机翼也都将延长10英尺(合3米)。此种设计还能为座舱后面提供空间,用于将电缆连接到飞机的致动器。飞行员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关闭所有致动器。新的设计方案计划保留座舱,以便进行载人操作。

采用无人系统将使U-2的着陆更加容易、更加安全。例如,如果U-2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机头上仰或下俯,则要求飞行员在大概75磅(合34千克)的压力下操控飞机,这对于身穿增压服的飞行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长航时的任务即将结束时。即使U-2采用有人驾驶,且飞行员在机头上仰或者下俯时无法操控飞机,也可依靠自动驾驶模式操控飞机持续向下飞行直至着陆。

此外,中段机身翼盒结构提供的额外空间也可安放一个全影像视频传感器。通过使用该翼盒可避免对机尾重新设计,而通常情况下延长机翼需要重新设计机尾。翼盒结构的设计自洛·马公司2012年提交设计概念后也进行了升级,目前为一种优化的复合机翼,长为140英尺(合42.7米),便于携带燃料。

目前洛·马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U-2的改进设计。但是,因为U-2和“全球鹰”属于防区外作战平台,所以最后不论选择哪一个平台执行美空军的高空监视任务,它都仅仅是整个侦察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