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王湘穗:美式全球化正在终结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王湘穗责任编辑:康哲2014-11-20 08:10
  2011年9月17日,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活动,暴露出美国社会在99:1财富结构中的深刻裂痕。图为一名示威群众。

过去一百年的美国体系,可以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来形容它的不同阶段:“实业春天”,189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产业盛夏”,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实业国家,成为军事强国;“金融秋天”,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推出金融衍生品;“危机之冬”,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体系进入“终结阶段”。

1971年是美国周期进入“金融秋天”的重要转折点。此前,美国主要是以实体经济占优,此后开始向金融服务业发展。那一年,美国芝加哥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金融衍生品,就是美元和英镑的货币指数。芝加哥交易所主席梅兰梅德花了5000美元,请《美国货币史》作者——著名的弗里德曼教授写了一篇文章,谈金融期货问题。梅兰梅德说,这是芝加哥交易所有史以来最划算的一笔交易。他拿着这篇文章去游说美国财政部,开始做金融衍生品。当时,有个计算机程序员做了一个演算,跟梅兰梅德说,根据我的演算,你们这样做,世界金融体系将会崩溃。梅兰梅德说,我们管不了那么多,那是以后的事,我们先把货币期货推起来再说。1971年以前,美国所有的货币投资和金融活动80%和实业有关,20%和实业无关。到1976年后反过来了,只有20%和实业有关,80%没关系了。这意味着实业地位的下降,体系周期的金融秋天来临。现在看来,真被那个计算机程序员言中了。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大海啸,几乎把整个世界经济掀翻了。

美国吞食了虚拟经济的苦果,现在提出“再工业化”,希望重振实体经济。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能不能帮它走出危机冬天?我认为,这个冬天不会轻易过去,因为按以往的周期律,必须进入一个新的实业春天,整个世界体系才能走出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低于德、日等工业国家。在产业竞争和金融投机的双重压力下,美国资本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开始产业转移,走上金融化的道路。几十年过去了,美国除了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少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还在维持外,多数民用制造业已经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这也证明,进入了“金融秋天”的美国,已经不能也不愿意再充当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更不可能重新推动实业经济的发展。所谓“再工业化”,不过是某些政客一厢情愿的选择,甚至只是他们争取选票的噱头。

美国不可能再工业化了。就像动物进化一样,如果说制造业国家是“食草动物”,美国已经是金融“食肉动物”,不可能再去食草了。目前的工业化根本无法提供金融资本所期望的利润率,资本不可能大规模向实业转移。从国家行为和经济模式的角度来说,一旦过了那个阶段,再想回头不容易。就像一个年迈体衰的富翁,要重新去当打工仔、恐怕很难做到。

美国走到这一步,是有政治原因的。作为国家行为,有一帮利益集团在锁定这个结构。重新发展实业,金融集团怎么办?华尔街同意吗?要发展实业,就得遏制金融资本的利润,哪个美国总统能做到?做不到的。比较一下奥巴马在竞选前后对华尔街态度的变化就能看出,如今美国政治的现实是,总统为仆、资本为王。

据达拉斯联储统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仅在美国就造成14万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损失5.12万美元。如果把对全球其他国家造成的损失统计在内,数字更是难以估量。但是金融危机发生6年后,只有一位华尔街人士在2014年为此进了大牢。而且在媒体、金融界和法官眼里,此人只是个倒霉蛋罢了。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美国这架势,是在往‘只要有钱,怎么作都不会死’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美国不可能再工业化的政治性原因。它整个的政治运作模式主要是靠金融资本支持的,产业资本的地位比较低,发言权越来越小。再加上危机之后的“新常态”——高失业率等问题,都很难改变。美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7%,我问过经济学家恩道尔,他认为在20%左右,比统计数据高得多。所以,美国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它已经没有力量再去拉动全球化这驾大车了。如果说,它以前驾轻就熟利用金融杠杆的方式去推动全球经济体系的进展,但现在已经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