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军媒声音>>正文

金一南:伟大的古田会议精神是从哪里来的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金一南责任编辑:康哲2014-11-19 11:31

红四军向赣南进军时的集结出发地——荇州村。

当时还有一个现实情况,两军会师后井冈山兵力陡然大增。到过井冈山的人都知道,井冈山地区山多人少,供养如此规模的一支红军队伍,经济上很困难,再加上敌人的外线封锁,双方产生意见分歧在所难免。毛泽东认为,朱德要放弃井冈山去打游击是“游击主义”;朱德认为,毛泽东守住井冈山不放是“保守主义”。今天,当我们客观地分析这一争论,也不能说毛泽东当时的意见都是对的。

后来,毛泽东被迫同意出击赣南。出击赣南后,他发现赣南、闽西空间非常大,最后就在赣南、闽西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粟裕当时还是红军的一名基层干部,任第28团某连政治指导员。粟裕就讲过:“井冈山作为一个防守的要地是可以的,但作为一个战略出发地不行。”因为井冈山地域狭小,资源有限。

由此可以看出,最初的朱、毛之争,朱德出击赣南的意见是相对合理的。当时,在他们两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下的时候,陈毅出来做调和工作。陈毅认为,朱、毛各有道理,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确是难得的好地方,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敌人还在搞经济封锁,如不分兵远行打游击,很难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将陷入困境。

柏露会议最终采纳了陈毅的意见,决定由彭德怀率第30团和袁文才、王佐的部队留守井冈山。朱、毛率领红四军主力第28团、第31团出击赣南,外线作战,引开敌军,打破经济封锁。当时还没有想到建立广大的苏区,本想引开敌军后再回来,结果一去不回。因为,一出去就发现了赣南、闽西这块更好的根据地。这说明,朱德当时坚持出击赣南打游击的意见是正确的。毛泽东后来也欣然采纳了此意见,与朱德合力开发了赣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而闽西就包括古田。

但从井冈山出击后的红军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刚刚下山后的红四军非常困难,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连续打败仗。加上沿途都是无共产党组织、无革命群众的地方,红军处境十分被动。那真是红军最困苦的一个时期。

困境导致争论。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当时,部队在给养、宿营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大家觉得第28团、第31团不能合在一起,想分兵,由朱德带一部分力量,毛泽东带一部分力量,各干各的。这就是所谓集权、分权之争。集权、分权之争,起因就是由分兵开始的。后来的罗福嶂会议有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分兵”。

罗福嶂会议前,红四军部队进行了改编,这个改编就是为分兵作出的组织准备。部队改编为两个纵队:一纵队由第28团、特务营合编,党代表陈毅,纵队长林彪;二纵队由第31团编成,党代表蔡协民,纵队长伍中豪。当时,毛泽东坚决反对分兵,他认为,只有整个红军主力在一起行动,才不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所以,在1929年2月3日召开的罗福嶂前委会议上,朱、毛发生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坚决压下分兵意见,决定不讨论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多数人的不满。最后,毛泽东在罗福嶂会议上以前委的名义提出,朱德任书记的军委暂停办公,军委机关改编为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实际上就使朱德失去了决策权。

当时,毛泽东领导前委,朱德领导军委,要想不分兵,里面就有个“统一领导”的问题。为了断掉分兵的念头,毛泽东干脆把军委撤了,将军委改编为政治部,自己兼任政治部主任。这个决定后来被一些人说成是毛泽东集权,既担任前委书记,又担任党代表,还兼任政治部主任,大权独揽,也为以后更激烈的争论埋下了“根”。

当时取消军委后,最初一段时间红军发展还是很顺利的,没有了前委、军委的相互掣肘,毛泽东指挥战斗得心应手。当时打得很顺,歼灭了敌人2个团,是红军下井冈山以来第一次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