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素心,坚守无私无畏精神高地
2015年8月,天津港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当时,救援人员向着爆炸核心区的“最美逆行”,令万千网友感动。
该所研究员王永安就在那次逆行的行列中。作为防护专家,他要带头进入爆炸核心区。
身着厚重防护服、顶着高温连续作业,王永安几近虚脱。但他经过细致勘察提出的“非防勿入、非训勿入,跨区处置、分级防护”处置原则,成了指导救援的行动准则。
使命在肩,无私无畏。王永安的故事不是个例。
那年,该所担负某应急药品生产任务。因生产过程危险,厂家在开工前夕突然撤出了所有工人。怎么办?派驻药厂的焦克芳、谢云德毅然承担起全部生产任务。40多天后,他们按时把合格药品交付部队时,已累到身体出现问题。
研究所成立初期,为尽快研制出可靠的防护药品,科研人员不惜以身试药,参加试服试注者累计达3000多人次,最高服用剂量为临床应用的8倍。
后来,科研条件改善了,大家再也不用“以身试毒”,但牺牲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
在军事医学研究院院史馆,陈列着一幅题为《拒评院士》的油画。油画讲的是药物学家宋鸿锵的故事。当年,宋鸿锵等人发现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神奇药物,使我国在某型药物领域一直领先世界。组织决定为他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却坚辞不受,原因是科研成果的保密需要。
为国守密,宋鸿锵隐姓埋名30年,直到2005年他因病离世,他的功绩仍然尘封。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淡泊名利,只因把国家和军队的利益看得更重。
药物研发市场利润丰厚,仅专利费就非常可观。然而,当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生素时,该研究所专家却要求企业不要为经济利益大量生产,以免失去对抗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这个研究所时,发现写在墙上的所训格外醒目: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忠诚事业、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人生态度,严谨细致、求真求新的科研作风……这些朴实无华的字眼里,写满了一个甲子岁月里科研人员代代传承的精神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