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
以正向舆论增强应急救援实效
■刘 轶
5月12日,本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2008年的这一天,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使它作为全中国人心中一个痛苦的记忆被载入史册。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10年过去了,人们仍然记得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画面:15勇士空降茂县,在地面无指引的5000米高空凌空一跃、向死而生;绵竹中学余震袭来,武警战士挣脱战友阻拦哭喊“让我再救一个”;唐家山堰塞湖,当130万群众向外疏散时,子弟兵却演绎着“最美逆行”……惊天动地的生死救援,借助新闻记者手中的笔和镜头,形成强大的振奋人心的舆论力量,凝聚起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强意志。
10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很多人从舆论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西方媒体比喻那是中国军队首次直播的“战争”,感叹说“中国一夜之间从‘一盘散沙’变成了‘一块钢铁’”。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正向的舆论能够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消极的负面的舆论涣散人心、消解意志。
汶川地震救援中,一位被困在震区山路上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问原成都军区一位领导:“将军的任务是什么?”答:“救人!”“将军对我有什么要求?”“客观!”后来,这位记者就对话采写了题为《唤醒的中国》的报道,文中说“中国抗震救灾报道的成熟度与自由度令人吃惊”,建设性地向外界介绍了灾害救援中的中国,在国际舆论界引发不小反响。
10年后,我们回过头看灾害救援中的舆论态势发现,整个过程中灾情路况直播连线、救助信息媒体指引、部队行动信息公开、新闻记者采访播报等,都已深度嵌入到救援行动指挥链中。比如,在交通、通讯和电力中断的“信息孤岛”,新闻记者靠海事卫星联线指挥部,口播灾区的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和人员伤亡情况,指挥部据此选择空降场、空投救援物资和增派救援人员。基于此形成的有关舆论生成的经验性认识,在2011年云南盈江地震发生后,原成都军区宣传部就应急开通了“成都军区盈江救援”官方微博,很快便发布了一批灾害和救援需求信息,为实施精确救援提供了一手信息。
其实,新媒体时代,各国都在尝试灾害救援的力量参与和指挥方式。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期间,流行歌星滨崎步通过推特发送143条推文报道地震救援情况;2012年,桑迪飓风席卷美国东海岸,《纽约时报》鼓励记者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实时消息,同时转载民众发布的现场消息。近几年的几次灾害救援中,我国舆论场在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转换“声道”,取得不错效果。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历史的长河中,10年弹指一瞬。今天,我们从舆论传播的视角回顾汶川10年不难发现,媒介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只要我们的舆论工作者初心不改、理念常新,坚定地弘扬天地正气、反映人民心声、凝聚社会共识,就一定能锻造成有效引领舆论、提升中国形象的主力军。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