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提升救援能力
汶川地震10周年祭,我们品悟了生命的脆弱,更有着不能忘却的伤痛和感动。
山川抚平伤痕,记忆却深入骨髓。血与泪的教训告诉我们,灾难面前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可以争取更大的生命机会。
纵观古今,我国是一个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每年遭受灾害人数约3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应急救援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0年间,我国在应急救援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取得极大进步,灾害救援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会议明确指出灾害管理模式要由单灾种向综合防灾减灾转变,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珠三角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长江三角洲突发事件应急联动联盟等一系列区域应急联动机制设立,促使多区域应急协作变为可能。
今年3月,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成立。此举打破了原有灾害救援过程中部门间条块分割、信息难以共享的状态。我国现代应急管理迈向新阶段。
回顾汶川地震时,因缺乏特种装备与专业工具,大部分参与救灾人员只能用原始的工具实施救援。走技术减灾之路,成为必然之势。
10年间,高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投入100多亿元,配套了1万多套国际领先的新型救援装备,极大地提升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事故处置能力。为迅速准确获取灾害发生后的灾情信息,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上线”以研判灾情。此外,自动地震速报技术的应用,让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中由机器人构成的速报系统仅用时25秒,比汶川地震时速度提升了33倍。
新形势下的灾害风险特征对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理应看到,当前我国应急救援还面临体制机制整合困难、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缺乏秩序等窘境,加强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推进应急管理高端智库建设将成为必然选项。
风雨高歌,奋进崛起之路
事实上,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就投向中国:遭受重创的特大地震灾区能否重新挺立?
一年后,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
五年后,灾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态势日趋明显;
十年后,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的汶川,正实现绿色崛起……
汶川以奋进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的科学发展之路。
回首重建之初,筹集资金是汶川亟待破解的难题。据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测算,重建资金需求约为1万亿元。除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之外,“对口支援”让资金渠道更加多元化,让灾后重建有的放矢。
10年间,汶川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灾区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贡献首当其冲——与18个援建省市合作,形成东西互补、东西共赢的经济合作模式。一大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和若干个对口援建工业园区相继引进、建成,为灾区经济发展振兴添柴助力。
如今的汶川,城乡布局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实现整体性跨越,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水平。
在可持续发展指挥棒下,灾区生产力布局尽可能地避开了地震高风险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泄洪通道,灾区民房抗震设防水平普遍在7度以上,重要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水平达8度。在2010年8月四川遭受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以震中映秀镇为代表的重建成果经受住了考验。
去年10月,四川首次提出加快建成全国生态康养目的地和生态康养产业强省。以“康养+”重塑灾区绿色动能,修复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汶川的重要选择。
踏平艰辛成大道,风雨高歌勇向前。
10年间,无数灾区群众走出伤痛,用双手重建家园,昔日的废墟真正走向新生。他们心中激发起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强大力量,给13亿中国人留下宝贵的精神、深刻的启迪。
10年后,巴蜀大地,在灾难中挺立,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奋进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