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守护960位烈士哥哥21年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严浩责任编辑:王俊
2017-03-27 14:29

“我要是走了,谁陪他们唠嗑啊”

寄托着哀思的纸钱化作袅袅青烟,弥漫在麻栗坡烈士陵园……

“作为陵园管理员,为烈士扫墓是必须的。”张子培说,每年的大年三十、清明节、农历七月十四这3个日子,他都会自己或者带着妻子李海芳祭奠陵园的每位烈士,祈福英烈在天之灵,祈福烈属和参战老兵平安健康。

提及张子培,妻子李海芳曾对他埋怨不已。“周末和节假日,别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过得甜甜蜜蜜,他却整天呆在烈士陵园。”李海芳说,许多人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陵园凭吊烈士。结果,别人上班,张子培上班,别人休息,张子培还上班。

李海芳是一名教师,一直辗转在多个乡村小学教书,无暇照顾家里的老小。而张子培每天早晨5点就要出门,晚上9点多才回家,儿子张碧瑞从上小学开始就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

“说实话,为了儿子我也犹豫过,是否应该辞职。”张子培向记者坦言。是走,还是留?当他的内心举棋不定时,一个电话让他的心安定了下来。“小张,你还在陵园工作吗?”“我还在。”“那太好了,这样还有人能陪我儿子说说话!”这是一位烈士的妈妈,电话里她忍不住哭出了声。

“是啊,我要是走了,谁陪他们唠嗑啊!”挂了电话,张子培心里默默叨念着。第二天清晨,他又走进了陵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烈士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

在陵园呆久了,张子培把烈士的亲人也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去看望烈士的亲人。

有一年,张子培到外地出差,路过贵阳时拜访了贵州籍烈士韩跃奎的母亲。当韩妈妈看到张子培时激动地哭了,她拉着张子培的手颤抖地说:“子培,妈把你当作我的幺儿啦!妈老了,以后不能去看你哥了,拜托你每年给你哥的坟上添几把土,上几炷香。”“妈,你放心,我还知道跃奎哥喜欢吃炒猪肝,我每次去看他时都会带上一份,我还特意多放了辣椒,让他解解馋!”说完,两人相拥而泣。

“我每次来,都是他主动接待。”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记者遇到了安吉昌烈士的父亲安保才。他说,1999年清明,他来麻栗坡扫墓,是张子培骑着摩托车到县客运站接的他。此后每隔3年,他就来陵园扫墓,每次都是张子培接送。

这么多年来,安保才与许多烈士亲属、参战老兵一样,亲眼见证和切身感受到了张子培的善良和热情,也见证了张子培“坐骑”的变迁。1998年,张子培买了第一辆摩托车,这成了接送烈士亲属、参战老兵的专车。后来张子培骑坏了3辆摩托车,最后一咬牙,贷款5万元,把摩托车换成了小汽车,从县城车站接到4公里外的陵园,从陵园送到城区宾馆或车站,张子培的小汽车像个小陀螺似的,不停的运转着。

在整理陵园接待记录中,张子培发现少部分烈士亲属因家庭困难和路程远,未能来陵园为烈士扫墓。于是,他通过向文山州、麻栗坡县民政局汇报、寻求各界爱心人士资助等,想方设法帮助这些烈士亲属来到陵园。

2012年4月12日,青海籍烈士谢生海的母亲在社会各界资助下,来陵园看望儿子。年近9旬的老人伏在墓碑上,撕心裂肺地哭着。她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不停地用头撞击墓碑。那一刻,老人的心碎了,张子培的心也痛了,他将自己的双手紧贴在墓碑上,让老人的头撞在他手上。

张子培的深情守墓,感动了无数群众。2016年3月,张子培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荣誉称号;2016年7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烈士陵园简介】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处,安葬着来自全国19个省市、19个民族的960位烈士。陵园建成后,先后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云南省干部现场教育培训基地”。近些年,到陵园凭吊烈士、接受教育的官兵、师生、干部、群众等逐年增加,去年逾28.8万人次。

(本文刊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3月27日第03版,原标题《老哥哥,我来陪你们唠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