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深意解读

来源: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2-26 09:35

二、学习雷锋的关键是雷锋精神易于学习

雷锋就是平凡的人,在中国共产党树立的英雄人物里,张思德、白求恩和雷锋是十分特别的,也就是和传统意义上的英雄相区别。他们不像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等有着气壮山河一般的舍生忘死,而是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情。

毛泽东写作《纪念白求恩》,以一个外国人的形象,阐释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风貌。而白求恩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楷模。毛泽东的意思是,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毛泽东还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这段话就和后来的张思德联系上了。张思德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典范。

毛泽东因为张思德而写作了《为人民服务》,创立了我党我军唯一的宗旨,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旗帜。为什么说是文化旗帜呢?

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信仰的认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思想体系,而这又在张思德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八路军战士身上得以显现。要知道,白求恩在那时是罕见的,但是张思德却还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引下,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随着一大批张思德的涌现,在理论和实践上,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为人民服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又有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的中国气派,更重要的是完全彻底地具备了普通中国共产党员独有的中国风格,这不是文化旗帜是什么?

这之前,这一文化大旗处于孕育之中,到张思德这里成熟了。而张思德是毛泽东的警卫员,是毛泽东文化的直接接受者,张思德的成长正是毛泽东育才一绝。

毛泽东培育张思德这样的人才,已经具有普遍意义了。

不过,毛泽东这个时候依然很慎重,他只是强调张思德代表着“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

到了雷锋事迹出现以后,毛泽东理想的人才产生了。雷锋就是一个思想和白求恩、张思德一样,而平时的行为又不同的新式英雄,他的行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

还有一点,在今天必须要严肃指出来,雷锋是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关系,有着哲学层面上的深刻自觉,他为人民服务完全是自愿的。

学雷锋自然也是自觉自愿的,从来都不是强迫的,从来没有哪个人因为没有学雷锋而受到惩罚的。人们只会批评那些假学雷锋的行为,因为那是不符合学雷锋“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的要求。

所以,学习雷锋是不难做到的,关键在个人的觉悟,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觉悟。

由于雷锋易学,因而就有大批活雷锋在各行各业涌现,直到今天当人们看到经常出现的志愿者的时候,请不要忘了,他们就是当代的雷锋,难道不是吗?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雷锋精神的时代性,难道这不是当代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