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从福建省长汀县钟屋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一名20岁的年轻人作为随队军医准备出征。过雪山时,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山上没有路,踩在冰上滑倒了,他挣扎着往前爬。过草地时, 40多天,带的粮食早就吃完了,缺衣少食,饥寒交迫,许多人倒下就起不来了。他和战友采集野菜充饥,甚至把皮带、皮鞋烧焦煮熟吃。险象环生的长征路上,他不仅要对抗敌人、保存自己,更要照料伤员。由于休息不够,体力下降,有一次行军恍惚,他一脚踏空掉下悬崖,幸好一棵树接住了他,才免于一死。”该所二室助理研究员谢新武的授课题目叫《更喜岷山千里雪——一个军队科研工作者如何走好新长征路?》,他重点讲述了102岁的红军博士涂通今的传奇故事,目的就是从当年的烽火岁月中汲取营养,发扬涂老院长的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大家勇攀科技高峰,为我军的改革强军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不啻于表面,不骛于虚声,与卫勤装备为伴28年,高级工程师谭树林几乎把全部的智力与精力投入到卫装事业,从军28载,他始终以冲锋的姿态奋战在卫勤装备科研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30余项,2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不仅是其所带领科研团队中的‘定海神针’,也是青年科研人才的‘幕后导师’。”该所三室助理研究员孟令帅讲述了身边的典型——高级工程师谭树林的奋斗故事。
从参与到主研再到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谭树林见证了我军野战方舱医院系统的创新发展历程,也是其科研攻关为部队奉献的得意之作。汶川、玉树抗震救灾,野战方舱医院显威“战场”。在这一场场生命大救援中,谭树林高工和他的团队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2008年5月18日下午,当接到汶川抗震救灾的命令后,谭树林高工和他的团队迅速制定保障方案,筹措零配件、技术资料和生活物资连夜赶赴灾区。不为人知地是,由于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和胃病,此时的谭树林高工身体一直处于“透支”状态。但在抗震救灾现场,他却冲锋在前,超负荷工作,连续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2011年,某大型工程的四型装备进入最后的生产、实验、验收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谭树林在一个月的时间内,5次去往铁岭、5次去往苏州、4次去往镇江、2次去往北京,俨然成为一名空中飞人。2014年,谭树林三次参与总部组织的验收工作。7月23日至8月16日,他在20天内奔赴全国18个城市,战高温、斗酷暑,行程14000余公里,圆满完成验收任务。
“搞科研就是要对装备负责,对装备负责就是对战斗力负责,对于从事的事业,我始终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其鞠躬尽瘁乃是我毕生的价值追求!”接受采访时,谭树林高工言谈中带着自信,话语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