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布料长征 老红军刘守仁拿军装当命看待

来源:辽宁日报作者:王敏娜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1-09 16:14

在后来的征途中,刘守仁的团长给过他一条灰色呢子裤,连长也请示上级将打土豪得来的一件黑色夹长袍分给他。爬雪山过草地时,他甚至还分到了两张生羊皮做成的坎肩。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一直到长征结束,他始终没能穿上红军的军装。

1936年2月,刘守仁被派到陕西瓦窑堡附近的一个补充师当副排长,负责训练新兵,上级发给他一套崭新的蓝布棉军衣,他才第一次穿上了军装,喜欢得不得了,拿军装当命看待。

见到士兵们疲惫不堪,毛泽东提议连点名不得超过半小时

尽管长征时期缺衣少穿,但红军队伍始终保持铁的纪律。刘守仁的女婿陈友民告诉记者,岳父不止一次跟他讲过红军对纪律的重视。

红军部队在进遵义之前,曾开展过一次打土豪行动。刘守仁和另外一位保卫干事发现土豪家的墙上挂着一双草鞋和一把雨伞,于是二人就将那双草鞋和雨伞拿下来了。二人出来时,恰好被上级首长看到了,当即受到了严厉的责罚。

“当然,那时红军连队不仅有惩罚制度,也有奖励措施。对于表现好的战士,不仅给予口头表扬,还会有一些物质奖励,奖励的物品通常是“洋袜子”、补衣服的布头等。”陈友民说,“在翻越夹金山时,我岳父始终自己一人扛着原本由3个战士轮流扛的枪筒,部队因此奖给我岳父一双‘洋袜子’,起初他还舍不得穿,后来穿了没多久就坏了,但岳父也没有扔掉,而是缝缝补补又穿了很长时间。”

“红军有很多纪律和制度都是在长征途中形成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连点名制度,岳父更是亲历这一制度的形成过程。”陈友民说。

在长征时期,红军连点名一般是在晚饭前后,有时也利用其他时间,比如连队出发前,战斗之后,或者行军途中休息时。

连点名并非简单地清点人数,更重要的是讲评前一天的情况,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激发大家的战斗激情。同时,也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起初,连点名时连队几个干部都要讲话,如此一来连队的点名时间要长达两个小时,士兵们感觉有些厌倦。

有一次,刘守仁所在的连队点名时,毛泽东恰好经过。他看到本已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在那里听一个又一个干部讲话,深感战士们的疲惫和厌倦,当即就说,每次点名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只由一名干部讲话。

毛泽东对连点名的提议,得到了各连队的响应,并被作为规章制度确定下来。直至今天,部队中仍遵守连点名不超过半小时的规定。

连点名的时间虽被缩短,但是长征时期红军对于基层的管理教育从未放松,部队在行军途中会针对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教育。

(记者/王敏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