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布料长征 老红军刘守仁拿军装当命看待

来源:辽宁日报作者:王敏娜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11-09 16:14

1934年12月,刘守仁的连长注意到他一直穿着长征出发时的衣裳,已经破烂到让人没法看下去的地步了。在部队过了乌江进入贵州时,连长将他叫去,交给他一块蓝布,让他自己想办法找人做一套军装。

他背着布料长征,三次做军装,最终做成半成品,却因紧急情况落在了老乡家

“长征时,很多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有件换洗的军装很难。父亲对军装的情结可能就是那时候种下的吧!”刘燕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父亲给她们讲长征经历时,流露出对军装的渴望。尤其是背着一块蓝布行走万里,却没能做上一套军装的遗憾。

当刘守仁接过这块布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那个美啊,恨不得立马做成新军装穿上,那个渴盼劲可想而知了。”刘燕燕解释说。可是长征时期,部队不是在急行军,就是在打仗,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衣服,刘守仁也只能一直穿着那身破衣裳。

虽然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可每想到背包里那块蓝布衣料,刘守仁走起路来分外有劲。就这样,他背着那块蓝布,跟着队伍在贵州、云南、四川三个省转了两个多月,因为行军紧张,宿营晚,起得又早,勤务也多,衣服一直没有做成。

1935年3月,部队来到一个小镇宿营,打算住上几天休整一下。刘守仁赶忙请假,带上那块蓝布去找裁缝。镇子不大,他很顺利地打听到了一个做手工的老乡。

老乡听刘守仁讲明来意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给他量尺码,接着就动手剪裁。因为当时天已经黑了,没有灯,裁缝师傅说要做只好等明天了。见人家肯帮忙,他讲了一些感谢的话之后,小跑回到驻地。

回到驻地后,刘守仁想着很快就能穿上崭新的军服了,高兴得半宿没睡着觉。到了后半夜,驻地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号声,原来大部队决定继续行军。

“马上吃饭,4点钟出发!”排长大声地喊。可刘守仁哪顾得上吃饭,起身就往裁缝店跑,敲开门后说:“衣服不能做了,我们要马上出发。”裁缝师傅急忙找出昨晚裁好的衣料,连同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碎布头,一并包好交给他。

离开小镇后,部队每天都在紧张地行军。白天钻山沟、走小路跟敌人兜圈子,晚上住在人烟稀少的村镇,有时候还在野外露宿,自然没有工夫做军服。

终于,在第三次渡过赤水之后,上级命令,要在一个村里休整几天。刘守仁又赶忙找到会做手工的人家,主人也答应一定尽快做好。可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又传来通知:马上打背包,午饭后出发。

刘守仁快步跑到老乡家一看,衣服已经快做成了,只差衣袖、衣领、裤腰没有上,扣眼没有锁。时间不等人,他只好拿着这套半成品离开。

此后,刘守仁背着这套半成品,随着部队出贵州,入云南,又辗转到了四川。

一次,在四川会理附近一个村镇宿营时,因为到达宿营地的时间比往常早些,再加上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烂得太不成样子,刘守仁就拿起那套半成品出去找人帮忙加工。

村里的一位老大娘听刘守仁讲完这套衣服不寻常的经历后,当即表示愿意连夜帮他把衣服做完,保证让他第二天穿上新军装。可没想到的是,当天夜里敌人来袭,部队紧急出发,他连那套半成品也没来得及取。

自那以后,刘守仁算是彻底断了念头,再也不想做新军装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