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作品都获诺奖了,军事非虚构写作如何突围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龙责任编辑:张硕
2016-10-11 02:07

突围·军事非虚构叙事

“非虚构文学”是一种舶来的文类概念,近年来影响力日隆,屡成社会热点。而军事非虚构叙事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在承袭军旅报告文学强大传统的基础上,呈现不同以往的审美新质,催生新的题材领域和文学可能。

军事非虚构叙事在探寻战争历史、介入军旅现实、直面改革强军、讲好军旅故事、表达时代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和文体优势。守望并期待着,这种兼具真实力量、思想深度与艺术之美的创作形态在众声喧哗中突出重围,强势崛起。

——编 者 

2015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在世界文坛重新引发了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意味着深度发掘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非虚构写作,在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两方面都得到了高度承认。目前,中国评论界对于“非虚构”究竟是一种文体、文类还是文学样式存在诸多争议。一种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是,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来包容“非虚构”这个概念,并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世界范围内,“非虚构”写作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整体态势蔚为壮观。置身激变时代渴求深度解读、媒体竞争带来阅读危机、传统文学受到置疑冲击的文化语境,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镇的军事非虚构叙事要想突出重围,面临诸多隐忧和挑战:

一是描写内容模式化有余,个性化不足。创作动机的功利化,创作视野的狭隘化和创作手段的模式化,导致读者阅读快感的下降和阅读群体的萎缩。这些作品存在的问题是题材碰车和自我重复,反映生活幅面的狭窄和聚焦题材的单一亦暴露出作者对军旅生活的新变尤其是改革强军的新质还缺乏准确深刻的理解。

二是主要人物脸谱化有余,人性化不足。故事是外在载体,人物才是核心。非虚构创作切忌生硬说教,人为拔高、过度提纯,反而把真人真事写假了,既不可信、更不可亲。部分作品之所以在最需要想像的地方缺乏创造,在最需要真实的地方显得虚假,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创造性地再现人物,不善于从凡人小事中升华提炼出思想和人性的闪光点。

三是宣教化有余,批判性不足。如果说历史题材的焦点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问题,那么现实题材就应该侧重于建设与批判的问题。但无法否认的是,在今天一些作家的笔下,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自省反思锋芒,正日益淡化流失。部分军事非虚构作品,无论写人还是叙事,拘囿于“实录”或“状写”。某些局部描写虽然也很生动感人,但如果从更深层的精神意蕴上审视,就显现出一种“扁、平、浅”的状态,既少批判性,更无建设性可言。尤其是作为以关照现实为使命的非虚构叙事,如果失却或淡化了自身的社会性、批判性,那就等于主动丢弃了灵魂,成为一种自我阉割的“无骨之作”、热闹一时的应景之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