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士官如何“有一手”?请看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23 02:19

靠素质立身 凭实绩进步

随着老兵退伍工作基本完成,如何发挥新晋士官的作用已成为时下基层的关注点。当前,士官队伍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愈发明显。面对新形势下士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如何加强士官队伍管理、强化士官骨干作用,值得研究。

近期,各军种媒介不断推出优秀士官典型事迹、加强士官队伍管理建设经验等方面的稿件,我们从中遴选几篇,从不同侧面诠释一名优秀士官应当具备的品质,以飨读者。

——编 者

在成长学习中锻造勤于钻研的品质

爱“琢磨”的老于

■王亚龙 王 越

天蒙蒙亮,陆军第38集团军某红军团在参加上级组织的临机拉动中,一台装甲车突然趴窝。看着发动机冒出的滚滚黑烟,车长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要是老于在就好了!”

心想之时,却见一名不起眼的黑瘦士官手提工具箱闪进车下。一番细致检查后,很快找到“病根儿”。“刚才我用逐缸断油法确定是第七缸有问题,再通过对第七缸进气道、喷油器压力和雾化测试,断定是高压燃油泵第七缸柱塞损坏。”短短的一番话,将他高超的修理水平体现的淋漓尽致。随后,他迅速更换了第七缸柱塞,调校了燃油泵,装甲车“重获新生”。

这名“救火”士官正是该团修理连的底盘修理工——四级军士长于攀。从刚入伍时对零件名称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现在成为兼具底盘、电气修理的“大咖”。14年间,每每被人讨教练成修车绝技的“秘笈”,他总是淡淡地回应:“哪有什么秘笈,我就是喜欢琢磨。”

2009年,连队接到对到达年限装甲车进行小修的任务。以往都是底盘专业先进行,然后是上装、电气、电台等各个专业依次进行,一个小修周期往往需要3周。于攀在修理底盘时开始琢磨:“各专业同时开工不应该更快吗?”当他在连务会上提出这个想法时,很多同志不以为然。但于攀却认为,只要将各专业的维修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就一定可以实现协同作业。说干就干,当天晚上,他便开始编写小修脚本,为了有更直观的体验,他甚至住到了修保车间。白天带着全班在车上推演,晚上加班修改,几天下来,他竟足足瘦了10斤。最终当他拿出经过无数次推演的脚本时,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去年,全团车辆装备以摩托化机动的方式赴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驻训。鉴于很多车辆是第一次跑长途,一路上不时会有车辆出现故障。于攀坐在队伍最后的收容车上,一路边走边修,几乎一天一夜没合眼。驻训结束后,在年底进行的表彰大会上,于攀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

获奖后的于攀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反倒“琢磨”起车辆长途行军中故障缘由。他发现,在机动途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是刹车失灵以及换挡困难,而这些故障全部是由供气系统气压调节组合阀相对落后导致车辆气路中水分过多引起的。于是乎,爱琢磨的于攀又一头扎进了改进工程中。最终,由他改装的供气系统在全团得到了推广。前不久,该团参加“中部铁骑”比武集训过程中,所有参训装备没有出现一例有关气路的故障。战友们无不服气地竖起大拇指:“有这股子钻研劲儿,还有什么‘琢磨’不透?”

(摘自66131部队政工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