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的时代价值如何体现

来源:新华社作者:樊曦 齐中熙 等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4-30 18:01

“精益求精是劳动精神的精髓”

有人说,专注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像石油“铁人”王进喜那样“钻”的精神,已经离我们而去。现实,是这样吗?

“社会节奏的确在不断加快,但是真正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浪淘沙中发光的品牌,都是凝聚了工匠精神的产物。”孙群义说。

在天津海鸥表业集团高级技师、有着“中国钟表大师”之称的李家琦看来,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代表,而“精益求精”更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李家琦曾率队参与研发中国首款“两问表”。有一个零件的加工难度极大,长度不足1.2毫米,宽0.5毫米,上面还有一个直径0.3毫米的孔,相当于一颗芝麻的四分之一大小。李家琦与同事废寝忘食,潜心钻研,开发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加工工艺,圆满完成了加工任务。

36岁的廖吉星是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从业12年来,正是凭着精益求精、不断前行的精神,他申请了260多项专利技术成果。

“就是盯准了目标一头扎进去,再苦再累都不放弃。”廖吉星指着身后一条年产3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的生产线说,“这条生产线历时4年才研发成功,申报了20多项技术专利,有几项还是行业首创。”

廖吉星说,那时想法不过夜,一有新点子,团队就马上开会讨论,经常到凌晨。上千个日夜的努力,最终成功研究出用湿法磷酸直接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的新技术,99%的产品纯度优于国家标准。2016年,他被评为首届“贵州工匠”。

在各行各业,这种工匠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雷达罩成型班的张新宝,在与雷达罩结缘的17年里,用双手诠释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他说,如今的确有一些人不愿意钻,都追求速度,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但慢工才能出细活。

让劳动的人们都享有尊严

因行李多而被拒载的农民工、因停车争执而被打的保安、因满身尘土而被嫌弃的建筑工人……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仍然任重道远。

如何让劳动的人们都享有尊严、感到光荣?

“劳动光荣绝不能仅仅是口号,而需要付诸踏实践行。”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表示,要不断健全劳动法律体系,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技能素质方面要拿出更多具体措施,提升劳动者就业生存发展能力,破除发展障碍,“让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保障”。

孙群义认为,经济转型的根本是人的转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让更多人成为现代化的“金领工匠”。“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搭建机制,引导人们将社会发展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部部长王俊治表示,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不仅要在劳动节时弘扬劳动者的贡献和付出,更要在平时下工夫,使尊重劳动成为贯穿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让每个劳动者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记者樊曦、齐中熙、黄浩铭、胡星、骆飞、郭翔、吴书光、梁天韵、叶昊鸣)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