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医改难题,“三医”联动如何联?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宾责任编辑:杨红
2016-11-11 15:28

分级诊疗加价格强化:破解看病“老大难”问题

新一轮医改,使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升。统计显示,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县开展了基层首诊试点,县域内就诊率达八成以上,80%的居民15分钟能够到达医疗机构,12大类45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大医院“一号难求”、小诊所门可罗雀,基层群众看病出现“冷热不均”。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指出,为促进居民基层首诊,相关试点城市应启动“1+1+1”组合式服务,即居民在与一位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一家市级医院就诊。同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补强基层短板,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意见指出,为对形成合理就医秩序进行补充,各地应调整医疗项目,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价格梯度,建立家庭医生医保费用管理平台,掌握签约居民在二、三级医院的就诊记录,医保报销政策向按规定转诊患者倾斜。

坐实医保基金:保基本功能,强外部制约

统计显示,在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固定在95%以上,覆盖人口超过13亿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而作为管理医保的重要抓手,医保基金“跑冒滴漏”时有发生。

梁万年表示,今后,医保基金中心可统筹负责监督管理、医疗服务价格谈判、药品耗材联合采购与结算等职责。这将有利于发挥医保对采购药品的集中支付功能,也有利于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制约、规范服务行为。这样一来,医院只管“点菜”,不管“买单”,彻底切断医院与药品供应商之间的资金往来。

与此同时,梁万年建议,医保中心实施重点药品监控,抑制过度医疗,使医保在“三医联动”中发挥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可打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等组合拳,这将实现医保基金扭亏为盈,药品招采趋于合理,过度医疗受到遏制。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专家认为,啃下医改“硬骨头”,需要打出“组合拳”。只有做好“三医”联动改革,才能在涉入深水、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下好助力健康中国、普惠民生的这盘大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