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语和许多民间艺术中,也多以羊代表吉祥。如“三阳开泰”。《易经》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至,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故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暴”为岁首吉祥之语。而“羊”在古代与“阳”通用。因此也作“三羊开泰”。吐鲁番出土的南北朝织物中的“三羊开泰”,就是三只羊的图案。清代以来,“三阳开泰”吉祥图多绣于荷包、抹胸、搭链等衣物和饰佩之上。
古人把羊视为吉祥物,大致有三层含义:其一,羊是“王”的象征。“羊”字去头、尾则成“王”字,一些梦想成王的草寇英雄常以此预示未来。其二,羊在六畜中是最讲礼义的。按西汉大儒董仲舒的观点,羊有好义、死义、知礼等品质,“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其三,羊是美味的代表。古人以“羊”字引伸为“美” 字,本义是“味美”,说明是:“羊主给膳也。”
正因为古人把羊视为吉祥之物,就有了许多与羊有关的民间习俗。在古代重大的祭祀活动中,羊被首当其冲作为祭品。《周礼》曰:“祭祀,割羊牲,登其首。”“登其首”类似枭首,指高高挂起羊头,以祭拜天地和祖先。古人说“牛性前顺,羊性前逆”,牛要人在前牵着,羊要人在后赶着,才会乖乖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