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一种本性驯顺的动物,自出生起,便知“跪乳”。有“羊初生,知跪乳。”的说法。《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善”字里面就有羊,这表示古代统治者希望人性如羊,便于管理。所以带有羊字部首的汉字或成语多有“驯顺”之意。
而从中国汉字的字源、语源等文字学的研究中,我们也同样能捕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最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而在《甲骨文字典》里,以马、牛、羊、鸡、犬、豕这“六畜”为字根的汉字中,羊部字数最多:“羊大为美”、“羊鱼为鲜”、“羊食为养”、“羊言为善”、“羊我为義”……以“羊”为部首的汉字多达204个,渗透着“羊文化”的很多汉字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咀嚼。古人以象形之法造出“羊”字,又因之大展其用,这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
羊可代表美丽。汉字中的“美”字,即由“羊”和“大”两字组合而成。羊大为美,乃古人实用主义审美倾向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