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伊拉克政府军反攻,“伊斯兰国”大势已去?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岳小光责任编辑:毛志文2015-03-11 21:26

什叶派武装同伊拉克政府军共同打击“伊斯兰国”。

3月2日,伊拉克政府军开始向首都巴格达北部的“伊斯兰国”军事据点进行大举反攻,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亲自担任本次行动的指挥,率领近3万名伊拉克安全部队成员和部分地方武装对“伊斯兰国”实施进攻。伊拉克军方表示,行动已经取得部分进展,伊军于6日收复了位于伊西部安巴尔省的巴格达迪市,而在伊北部城市提克里特的战斗中,因前进道路布满地雷等因素,伊军行动进展缓慢,部队始终在城市外围作战,北进通道一时难以打通。

摩苏尔战役的预热

此次“春季攻势”参与人员复杂,包括伊拉克军队的几个旅、成千上万什叶派民兵和逊尼派部落武装,以及来自伊朗革命卫队的数十名军事顾问。

本次行动是自2014年以来,伊拉克政府军打击“伊斯兰国”最大的一场军事行动。作为伊拉克军队“独立”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春季反攻对于伊拉克的意义重大。巴格达迪和提克里特等城市紧邻首都巴格达,收复这些区域将会彻底扫除巴格达北部的军事威胁,打通收复摩苏尔的军事通道,同时有助于提升伊拉克军队的军心士气。

然而,有分析指出,伊拉克方面对于战争的进程过于乐观。“伊斯兰国”控制提克里特等城市长达8个月,在城区周边筑有大量障碍物工事,同时还在部分道路和城区中布有诡雷,加上狙击手的袭扰,伊军的推进速度与战前估计的相去甚远。目前,向北推进的伊军部队仍被困在提克里特郊外,直到3月8日,伊军才占领了提克里特周边的一座村镇,无法打通北方通路。甚至有人担心,战局拖延下去会严重挫伤伊军的军心士气,为“伊斯兰国”的反扑埋下伏笔。

什叶派的胜利

伊拉克军方尽管对外宣传,伊朗方面只是派遣了部分军事专家进行战场指导,而并未调派武装部队参与行动,不容否认的是,本次军事行动的主导者是“巴德尔”等什叶派军事组织。巴格达以北的广大地域,到处都是什叶派先知和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画像。

对于什叶派军事组织而言,攻占提克里特的精神意义似乎远大于军事意义。作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故乡,萨达姆执政时期这里曾经严厉打压什叶派穆斯林,大量什叶派教徒被放逐。如今,什叶派军事组织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一雪前耻。

作为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伊朗早就在伊拉克颇具影响力,但从未像过去一年中那么大。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的猛攻,伊拉克军队一路溃败,不得不依靠伊朗方面的军事援助勉强支撑局面。面对伊拉克的援助请求,伊朗方面则尽释前嫌,甚至派出了以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雷曼尼为首的几十名军官作为军事顾问,“监督和指导”伊拉克部队进行作战。伊拉克官员则一面称赞伊朗对他们索取武器和前线支援的急迫要求反应迅速,一面指责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没有做出开展地面行动的承诺。

美国人的算盘

面对伊军春季反攻的紧张战斗局势,美国人一反常态地选择了冷静观战,甚至故意拖延对伊军的物资援助,仅向以库尔德武装为主导的北部战场提供空中支援,而对于伊拉克政府军的行动则采取了“一毛不拔”的态度。美国副总统拜登3月4日也仅仅是向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表示了口头支持。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3月7日甚至对媒体表示,相信伊拉克政府将会取得军事胜利,并以此作为拒绝对伊军实施空中支援的理由。

相反,在春季反攻的战斗中,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伊朗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进行赞扬,但是美国并不情愿坐视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迅速膨胀。

美国人甚至已经开始为“伊斯兰国”覆灭之后的海湾局势而忧心忡忡。美国担忧的是,从作战初始,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就开始公开赞扬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军事团体,宣传他们打击“伊斯兰国”的各种事迹。

在打击“伊斯兰国”过程中,美国的算盘显而易见:美国视伊拉克为盟友,却拒绝同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和伊朗合作,对待“伊斯兰国”心态复杂,因为“伊斯兰国”的失败就意味着伊朗和叙利亚胜出。

出于在中东地区的特殊利益,美国对打击“伊斯兰国”并未尽全力。因此,美国一方面不急于彻底消灭“伊斯兰国”,另一方面又要利用“伊斯兰国”,避免其过度扩张从而危及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盟友甚至美国本土的安全。正是美国这种复杂的利益心态才使得“伊斯兰国”这样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极端组织数年来剿而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