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进入新时代,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呼唤军民一体化,军民一体化支撑武器装备现代化。本期,《解放军报》记者带您走访火箭军某预备役特种装备维修大队,探寻他们是如何走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使命任务”。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军地各级谋融合、促融合、抓融合,实践探索逐步推进,融合成效逐渐显现,军地有需求、各方有热情、创新有活力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蓬勃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发展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进入新时代,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呼唤军民一体化,军民一体化支撑武器装备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才能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本期,记者带您走访火箭军某预备役特种装备维修大队,探寻他们是如何走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
“技术大咖”从军记
——火箭军某预备役特种装备维修大队练兵的一段经历
■解放军报记者 范江怀
近些年,在演训场上能看到这样一支“点染成万千诡异艳丽色彩”的队伍:你说他们是 “兵”吧,平时他们没有自己的营房,团队中有老有小、有男有女;你说他们是“民”吧,他们又常常在实战化的演训场上操枪弄炮,能让那些“掉链子”的武器装备起死回生,百发百中;你说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劳动大众吧,他们中间60%以上的人员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剩下不到40%的人员都是身怀绝技的“技术大拿”……
他们是一群什么人?火箭军官兵称他们是“隐形的翅膀”,巧助导弹腾飞;老百姓说他们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影子部队”,走南闯北立下战功——他们就是召集了10多个省市、数十家军工企业“技术精英”的火箭军某预备役特种装备维修大队。
备而能用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时至今日,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我军,或许再也用不着用小车来推,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一刻也离不开技术保障。特别是对火箭军来说,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技术大咖”的全力保障。
12年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某预备役特种装备维修大队组建成立。“技术大咖”就像一把珍珠,散落在10多个省市的数十家军工企业里。现在“庙堂”有了,如何去招贤纳士,把这些“技术大咖”召集起来,攥成一个备而能用的战斗团队?
摆在大队领导面前有两份入队申请书:一份是某企业项目经理李某,另一份是某企业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王某。从加强军地协作看,李某最合适;从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看,王某最合适。如何抉择令大队非常为难。但是,用“备而能用”的尺子量一量,也就是说,从实战需要、装备保障需求和保证专业对口率出发,这个抉择就变得不难了。
预备役大队预编的人员,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干事的。大队要做到人员满编率百分之百很容易,但做到专业百分之百对口和优良率百分之百则很不容易;“在编制需要上求准,在编组质量上求精,在编组方法上求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要变现极其艰难。曾几何时,大队一彪人马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入到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一线,像大浪淘沙一样,用“部队所需”这个卡尺,一个个择优选拔“技术大咖”。
常常是,大队看上的技术专家,人家还不一定想“被纳编”。大队领导只好用“办公室找、上下班堵、家门口等”笨办法,去感动对方、寻求支持……经过很多年的努力,预备役大队纳编和储备了近千名“高、精、尖”专业技术专家和骨干,保证了预备役满编率100%,专业对口率100%,完成任务优良率100%,确实做到每一位纳编的“技术大拿”拉得出、用得上。
预备役中校邢建丰,高级工程师;预备役少校廉英琦,高级工程师;预备役少校张志龙,主任设计师;预备役少校王炎,主任设计师;预备役少校施晓勇,主任设计师;预备役上尉郭法涛,主任设计师;预备役士兵原慧敏,“首席技能专家”;预备役士兵袁卓凡,高级技师……当我们看到预备役大队这支阵容时,大队所追求的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变得具体而鲜活,也使人相信,在他们的手中没有拿不下的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