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站在伏牛山下,你能看多远?
那年,李保华到德国考察学习。他发现外军将多种爆炸物混在一起,对军犬进行气味辨识训练。而国内搜爆犬训练还在采用单一的方法,导致许多军犬训练周期长、难度大。“庭院里遛不出千里马,要想训练出最优秀的军犬,必须把眼光投向世界!”回国后,李保华打破传统做法,借鉴外军混合训练模式,有效缩短了军犬训练周期。
深山里,犬群狂吠着,如洪水闪电般袭卷赛场。跨壕沟、跃高墙,悬在空中的套环,飞身钻过;在狭窄的高墙上高速飞奔、如履平地;仔细嗅闻7个外貌相同的皮包,迅速查找出隐藏“毒品”的真身……
谁承想,这支组建时一无所有、最年轻的火箭军军犬队,如今拥有了全军军犬行业一流的教学中心、模拟训练场、医疗保障设施以及生活配套设施!
9000平方米的综合性训练场、100多间制式犬舍,完成各类保障任务100多次,为战略导弹部队一线输送军犬和驯导员近千名,筑起了导弹阵地的“守卫屏障”。
那年夏天,李保华所在基地受命执行实弹发射任务,驻扎在茫茫的戈壁上,方圆百里不见人烟,却潜藏着无数“危机”:该基地将发射测试厂房作为阵地,组织防卫演练,安排专人扮作蓝军,目的就是破坏发射。警卫战士朱龙飞牵着军犬“飞龙”正在四处巡逻。这是军犬训练队培养出的一条功勋犬,是李保华亲手驯导过的“战狼”,曾在上级组织的军犬大比武中夺得全能第一。夜幕降临,一辆越野车正要通过检查站,“飞龙”突然焦躁起来,狂吠不止,几乎拖着朱龙飞向十米开外的越野车冲去。朱龙飞心中一惊,“飞龙”不会突然示警,会不会是蓝军趁夜偷袭?!
“飞龙”率先冲到可疑目标前,用鼻子嗅了嗅,将爪子搭在后备箱上,继续狂吠示警,几位哨兵得到提醒,迅速围住越野车,控制了车内人员。果然,在后备箱发现了三盒“TNT炸药”,这两名蓝军用假证冒充红军,企图将车辆驶入野战营区正中心后引爆“炸药”。
“我们培育的军犬是要到阵地一线时刻准备打仗的。如何结合任务需求探索更贴近实战的训练模式?如何繁育出品种更好的犬种?”谈及这些话题,李保华的眼神里迸发着灼人的光芒,那光芒里燃烧着无限激情和希望。
每天清晨,李保华都喜欢走遍这里的每一道坡、每一道沟。在他脚下的土地上,李保华为军犬队勾画的蓝图刚刚开始:一个独具火箭军阵地特色的军犬实战化训练场地初具规模,一批贴近实战的演训课目正在摸索中展开……
李保华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群山深处一个个火箭军导弹阵地上的军犬吠叫。
那是战狼的声音,更是战狼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