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青春托举万钧雷霆
——记为战略导弹筑巢的火箭军某工程基地官兵
■本报记者 欧阳浩 特约记者 李明日 杨永刚
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举国欢腾之时,有这样一群人正在神州大地的某处地下工地默默开掘。很少有人知道,托举飞船腾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凝结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当共和国拥有核威慑能力后,人们的目光很少聚焦他们。然而,支撑起大国地位和尊严的首批战略导弹阵地,正是他们用血汗筑就。
他们就是火箭军工程兵,常年以洞库为家、与牺牲为伴,进戈壁、入林莽、钻深山,付出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构筑着支撑起大国战略能力的“地下万里长城”。
“提升战略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是习主席对火箭军部队提出的殷切期望。前不久,记者走进火箭军某工程基地,发现官兵身处的空间虽然少有阳光,但他们博大的胸襟却富有经纬。
每一座大山都是一部血与火的故事,每一条坑道都是一方净化灵魂的热土。某阵地工程被专家称为“地质结构博物馆”,施工期间相继发现四处较大溶洞群,洞内曲折回环,石质破碎复杂,塌方频繁而至。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施工险情,总是党员突击队冲在最前面,冒着不时塌落的碎石,与“岩魔”展开生死肉搏,用牺牲和忠诚创造地下工程奇迹。
服从服务大局、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是工程兵的“最大战略要求”。采访中,基地官兵坦言:导弹啥时候打是上级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按时间节点把工程建好,确保随时能打。
“这些年,部队担负的阵地工程建设任务逐年递增,官兵始终处于全员投入、全线开战、全面攻坚状态。”记者了解到,为了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基地一线官兵几乎没有节假日,平均每人每天施工14个小时以上。有的施工部位空间狭小,只能依靠手工操作,官兵每天将几十公斤重的砂浆桶来回传送上千次,不少战士胳膊肿得打不了弯,吃饭时连筷子都握不住。
某重点工程原计划工期为8年,后来3次压缩工期,最终要求3年半内必须竣工。“抢时间就是抢胜利,保节点胜过保生命。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就让我们用一个新的施工纪录向祖国和亲人拜年吧!”除夕夜,官兵吃过炊事班送来的饺子,争先恐后地冲上作业面。当新春的旭日冉冉升起,施工进度表上,一个新的纪录诞生。最终,工程按时间节点竣工并交付使用。
胜利需要用血汗来书写,但胜利并不仅仅依靠血汗。在工程兵心里,他们不光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远眺。
一组数据足以折射出该基地官兵探索发展现代化施工的征程:修订完善一整套施工法规制度,多个工区建有信息化指挥中心,30多条施工坑道配备信息化施工设施,研制开发“国防阵地虚拟安装系统”等20多个应用软件……坚持不懈的创新,强力推动国防施工模式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转变,并稳步向信息集成型跨越。
让人欣喜的是,施工模式的变革,持续推动着基地官兵思维模式的变化,创新思维逐步植入官兵心中。四级军士长龚晓斌熟练掌握23门专业技术,取得12项革新成果,被授予“导弹工程兵模范士官”荣誉称号;二级军士长崔道虎大胆提出技术革新设想,研制出“多功能全自动除锈机”,一举填补国内该项技术空白……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当记者走出洞库时,头顶的阳光格外耀眼。不久后,一枚枚承载着大国战略能力的导弹将入驻这里。也许工程兵们看不到导弹发射的那一刻,但长剑腾起的火焰,将和他们心头高悬的太阳一样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