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建设靠谁来实现?现代信息化战争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在千人一杆枪面前,他们的诀窍是——
融“尺寸之功”,集官兵智慧
它身长数米,草绿色,像一枚放大了数倍的子弹,静静地站在楼道的尽头,记者走进旅技术室一楼时,实在难以置信: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家伙,就是闻名第二炮兵部队的“半截弹”。
“半截弹”真名叫“仿真训练弹”。装备部部长吴志云说,别看它其貌不扬,却因此展开了部队训练的新景象。
那么过去的旧景象是啥?
“好比有弓无箭!”吴志云记忆犹新:旅列装某型导弹之初,由于配发的训练弹数量有限,许多发射单元只能无弹操作,训练要素不全、状态不到位,训练效果大打折扣,滚动组训、对抗训练等新训法战法遭遇“一人训练、多人观战”的窘境。
而如今,每个发射架上都矗立着一枚有尾没头的“半截弹”。接通电源,它们就像被激活了一般,可以模拟所有发射流程、技术指标进行实装操作,简直就是真导弹的浓缩版,官兵身在营区天天上“战场”。
新旧景象之间,改变这一切的其实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面对部队训练的现实需要,高级工程师廖飞鹏带着几名技术骨干,历时半年合力攻关,研制出具备实弹操作全部功能的“仿真训练弹”,经过有关部门认证后,很快配发部队,解了训练燃眉之急。
“仿真训练弹”刚走上训练场不到一年,面对部队新列装的武器装备,廖飞鹏又对“弹体”进行升级改造,将弹体从单一状态模拟拓展到多种状态模拟。2012年,他在原有基础上,又打造出性能更加稳定的兼容型“仿真训练弹”,覆盖多种导弹型号。
由于该弹对部队训练的显著作用,今年,上级主动找到旅里,推荐他们参评“全军科技进步奖”。
“从来没想去评什么奖,我只想为战斗力贡献自己的一点智慧。”采访时,廖飞鹏坦言。
“战斗力建设就像画同心圆一样,有的是在画‘内圈’,比如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安全。而创新则是在画‘外圈’,不断抬升战斗力标准的海拔,垫高战斗力的基石。”装备部长吴志云感慨地说:“让每一名官兵的创新智慧都成为战斗力标准落实的台阶,战斗力才能在一人一岗中实现跨越。”
四级军士长琚红平,一名普通的转运指挥长,他依靠长期经验积累,创新设计出一种简单的工具:可以伸缩的硬质发光带。营里将其命名为“琚氏快速定位线”。
就这样,一根小小的发光带,可为一次导弹转载节省4分钟。导弹发射,分秒必争,有时一分钟决定胜负,何况4分钟!
与此类似,还有班长曹生明发明的“曹氏导弹牵引绳索”、“曹氏坡度测量尺”,四级军士长徐东坡制作的“徐氏夜间指挥手套”,营长杨超制作的“杨氏吸盘定位灯”……这些以官兵姓氏命名的小制作,花费不过百元,却都解决了训练中的种种难题,为导弹转运、发射提速1分钟或两分钟。
“如果战斗力是一个链条,每个人、每件装备都是这个链条中一环,如果每名官兵都能创造性地节省几分钟,加起来就是了不起的贡献。”石鸿雁说,“战斗力标准究竟能落实到什么程度,战斗力这堵墙究竟能砌多高,不是靠我旅长一个人,说到底,要靠全旅每一名官兵。”
冰心老人曾说过:“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说到底,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关键要靠行动起来的“大多数”。那些为战斗力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广大官兵,不正是一粒粒垒砌战斗力的泥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