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旧链接>>正文

招飞初选工作全国多地展开:空军招飞全揭秘

来源:军报记者微博责任编辑:吕欣彤2014-11-14 13:23

七、请介绍一下空军招飞心理选拔的历史沿革?

上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心理所与空四所提出了“飞行能力”概念,并由空四所推出5项纸笔测验,1978年军队招飞中增加了智力测验项目, 80年代初又推出6项仪器检查方法在招飞中试用,但都未列入招飞检测正式内容,只作为录取的参考条件。1987年空军自主招飞后,心理选拔被正式列为招飞选拔的重要内容,1989年正式列标,确定3分以下淘汰,当时的淘汰率约为20%。1993年至1996年,空军组织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第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空军指挥学院研究部、空军第四飞行学院、空军第四研究所等军内外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上百名心理学、航空医学、计算机工程学专家和飞行专家集体攻关,研制出了涵盖飞行职业需求(包括基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飞行特殊能力、飞行综合潜能)的《招收飞行学员心理选拔测评系统》,经1997、1998两年试点,于1999年在全空军招飞心理选拔工作中全面推广使用。同年,空军制定了首部招飞国家军用标准《招收飞行学员心理学检查方法与要求》(GJB3725-99),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的10年间,空军对该系统进行了3次全面升级改进,以此为基础扩展研究的国家课题《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八、军事飞行人员必备的心理素质?

一、敏锐的感知能力

二、良好的接受、理解、记忆能力

三、良好的思维、判断、决策能力

四、良好的模仿能力和动作灵活、协调能力

五、良好的注意能力

六、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

七、端正的飞行动机、浓厚的飞行兴趣

八、良好的性格特征

九、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十、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体能

九、招飞心理选拔的科学性准确度如何?与国外对比怎么样?

空军招飞心理选拔测评系统与英国研发的飞行能力测验系统(OASC)、奥地利研发的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TS)相比,在项目设置、方法程序、评价标准及预测效度上,水平基本相当,在国内人才选拔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跟踪调研数据表明,招飞心理选拔成绩与实际飞行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招飞成绩越高,实际飞行绩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