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争启示录3.1丨“三栖尖兵”:叙利亚战争中的俄军无人化作战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建光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1-16 17:20

《叙利亚战争启示录》是俄罗斯军事问题研究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建光教授十余年学术积累的见证和结晶。马建光教授在书中以国际格局重构与战争形式变革为经纬,对俄罗斯这个昔日帝国的今日作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战略审视、历史剖析以及科技掂量和军事揣度。

一方面,本书把战争形势的演变放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混合战争”的出现与叙利亚复杂政治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本书又尝试解读战争对国际政治的微妙影响,阐释两者之间矛盾而统一的关系。

相信,每一位希望通过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演变,把握全球大势和走向的人,或是有志于通过洞悉来自最新战场的经验,寻找振兴中国国防之借鉴的读者,都将徜徉于本书之中,开卷有益。

为了让更多朋友深入了解这场关系国际时局的战争,中国军网征得作者同意,将每日连载《叙利亚战争启示录》的一节内容,敬请关注。

第三章

硝烟背后的探思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的制胜之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结束不到五年,军事介入叙利亚行动“高调亮剑”,震惊西方,影响深远。从作战行动效果来看,俄军历经“新面貌”军事改革之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武装力量与高超运筹远超2008年俄格战争时期。此次军事行动成绩斐然的背后,战略上的运筹帷幄令人叹服,战术层面的力量使用同样吸人眼球。

3.1“三栖尖兵”:叙利亚战争中的俄军无人化作战力量

随着无人化科技如火如荼地融汇入国防领域,美俄等国家纷纷关注无人化装备系统建设,无人化军事科技随即迅猛开展,获得了广泛运用。201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指出:“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必须以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并将无人机作为航空领域两大建设重点之一。为此,俄在该领域持续注入资金,不断加强支持力度,使俄军无人化军事科技发展扎实迅速,机器人和军用无人机等无人化作战力量渐渐崭露头角。

3.1.1“多面手”——机器人

战场亦是练兵场,点兵试刃只为沙场淬火。军事介入叙利亚行动虽然仅是一场中小规模的局部冲突,而且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却投入了近两百种装备,可以看出,以战代训、以战促赛、以战试装的用意不言而喻。而叙利亚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目标和任务类型,以及较少的地面威胁,也为俄军创造了理想的武器测试和评估环境。

众所周知,无人作战装备已经成为新军事技术变革的重要阵地,天上有无人机、海上有无人艇、地上有无人作战平台,全域无人作战方兴未艾。其中,俄罗斯将研发重点放在陆上、水上和水下的机器人,并实现其功能“多样化”。2015年年初,战斗机器人连开始在俄罗斯各军区和舰队组建,其编制和指挥结构一并进行制定,并将在叙利亚战争中接受考验,明确在战斗条件下的使用战术。在叙利亚地面战场,俄罗斯陆上力量开始实践无人作战模式,“平台”-M(Platform-M)履带式战斗机器人,“阿尔戈”(Argo)轮式战斗机器人、“铀”-9 (Uran-9)多功能战斗机器人、“铀”-6(Uran-6)多功能扫雷机器人悉数登场。战斗机器人在有力减轻作战人员伤亡的同时,更加高效地完成了打击任务。

2015年年底,叙利亚政府军一次在俄罗斯战斗机器人的支援下强攻伊斯兰极端势力据点的战斗过程,俄媒体高调宣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场以战斗机器人为主的攻坚作战。

此役是围绕叙利亚拉塔基亚省一处由伊斯兰极端势力据守的754.5高地展开的。战斗中,俄军投入了四台“平台”-M(Platform-M)履带式战斗机器人、两台“阿尔戈”(Argo)轮式战斗机器人和至少一架无人机。这些机器人和无人机借助部署在战区的“仙女座”-D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由俄军遥控指挥,一次明晰的无人战斗跃然纸上。

战斗打响后,俄军无人机首先升空,将战场情况实时传送到自动化指挥系统。操作员操作战斗机器人抵近武装分子据点100〜120米,并使用机枪和反坦克导弹进行攻击,叙利亚政府军的步兵则在战斗机器人身后150〜200米的安全距离对武装分子进行清扫。当遇到坚固火力点时,位于己方阵地上的2S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根据无人机和战斗机器人传回的画面,进行定点炮击,彻底摧毁目标。战斗持续了20分钟,有大约70名武装分子被击毙,而参与直接进攻的叙利亚政府军只有四名士兵受伤。可以说无人作战平台给予地面人员巨大的攻击优势,密集猛烈的攻势使极端势力武装分子毫无还手之力,显示出了战斗机器人的巨大优势。

2016年3月27日,叙利亚政府军宣布收复被誉为“沙漠珍珠”的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俄罗斯随后派遣工兵小组及必要装备协助排除帕尔米拉的地雷,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在2015年3月被“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占领后,除了恐怖分子大肆破坏和洗劫历史文物外,市区还被埋设了大量地雷和自制炸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升级,地雷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对扫雷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在帕尔米拉扫雷行动中,俄军大量操作使用无人装备,“铀”-6多功能机器人发挥了良好的实战性能。

这款先进的扫雷机器人技术借鉴自克罗地亚生产的“MV”-4扫雷机器人,2015年首批装备配与新组建的300人规模的扫雷部队,随后开始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和印古什共和国执行扫雷任务,出色的表现使得俄罗斯国防部将大量列装时间从2020年提前到2017年。“铀”-6扫雷机器人搭载了先进的计算机和探测装置,可以自主识别未引爆的航弹和反坦克地雷,连续工作时间最高可达16小时,每小时可以完成2000平方米雷区扫除任务,这相当于20名工兵的工作量。

目前,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中主要动用了有限的几种陆上机器人。其实,除上述提及的型号外,俄军还装备有URP-01G机器人平台、“暗语”战斗机器人、“狼”-2移动机器人,以及专门用来保障战略火箭兵和侦察兵的固定机器人、地下追踪机器人。而俄军正在试验的“天王星”系列多功能机器人,拥有包括“天王星”-6型排雷机器人、“天王星”-9型战斗机器人、“天王星”-14型消防机器人,可谓功能多样,品种齐全。

此外,俄军还配备有Obzor-600远程控制无人潜航器、“平台”-M多用途作战系统、“小矮人”两栖机器人等。未来俄罗斯海军还将尝试为潜艇配备机器人。这种水下战斗机器人,未来将有望成为航母战斗群的克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