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新疆兵团珍贵老照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

来源:“兵团日报社”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董玥
2018-01-16 10:41

图为新疆群众和兵团战士在一起。

现在很多扎根新疆的老人,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到这里的支边青年。他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边疆,很多人一来就是一辈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当地人一起建设新疆。

图为1950年7、8月间,王震(左二)、陶峙岳(中)等研究石河子垦区规划。

1949年,王震率部队入疆,新疆和平解放。为避免大军长期驻守给新疆人民带来沉重负担,毛泽东要求王震:你们既要当战斗队,也要当生产队和工作队。

图为部队开荒种田。

“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10万大军把青山碧水、耕地沃野让给人民,自己开垦荒田。1950年6月,官兵吃上了自种的蔬菜,7月吃上了自种的粮食和瓜果,第二年驻疆部队主副食全部实现自给,此后年年向国家交售大量富余的农副产品。

图为1953年迪化电厂(今乌鲁木齐苇湖梁电厂)投产发电。部队修建,后无偿转给新疆政府。

1952年2月,毛泽东向驻疆将士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图为兵团一师1960年初进入塔里木盆地开荒。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这一年,中共中央作出屯垦戍边的决策,同年,新疆的10.5万驻军官兵,连同家属在内共17.5万人集体就地转业,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图为兵团战士兴修水渠。

此后,兵团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青年,组成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兵团。

图为1950年从湖南来到新疆的张迪源,她后来成了解放军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从1950年到1952年,相继有近8000余名湘籍女兵来到新疆,这些女兵后来都成了兵团人的妻子和母亲。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