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初期:多元力量抢占道义高地
长期以来,俄罗斯国家和军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都受制于西方对话语权的垄断,是俄“软实力”短板。为破解这一困局,俄采取多重措施,重组国有媒体,提升公共外交,打造外宣航母,争夺国际话语权。重磅打造的“今日俄罗斯”新闻电视台(缩写为RT),如今已跻身全球权威媒体行列,能与西方国家媒体巨鳄分庭抗礼。舆论战内外兼顾,陷敌于不义。从2015年9月开始,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对国内民众密集报道欧洲叙利亚难民潮和“伊斯兰国”的暴行,俄罗斯主流媒体常见到“保护叙利亚,就是保护自己”“今天的叙利亚,明天的俄罗斯”“俄罗斯不能交出叙利亚”“如果叙利亚倒下,俄罗斯也会倒下”“俄罗斯就是下一个叙利亚”“为何我们需要叙利亚”“莫斯科决定着叙利亚的命运”等新闻标题,可见俄军事介入早有预谋。通过媒体煽动,民众纷纷将视线由“经济制裁”转移到“叙利亚难民”,并给予了足够的同情与关注。这使得之后的军事行动极大地加强了俄罗斯民族的自豪感,侧面减轻了普京政府出兵背后的经济压力,为普京政府大大加分。空袭开始后,俄罗斯连同叙利亚强调空袭是在巴沙尔提出请求的前提下开展,且目的是保护俄罗斯及世界免遭恐怖主义威胁。俄军还向国际媒体开放拉塔基亚基地和“莫斯科”号巡洋舰,宣传其军事行动的开放性。通过对空袭正当性的反复强调,有力地打击了西方媒体针对俄军的造谣和抹黑宣传。
此外,作为俄罗斯对外的“喉舌”,“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及其所属的“卫星”(Спутник)新闻通讯社也十分“给力”。通过对外宣传“伊斯兰国”的危害和美国政府反恐政策的失败,影响了西方民众对叙利亚问题的判断。此外,俄罗斯媒体还注重借助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将各种平台加以利用,显示出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例如“今日俄罗斯”曾邀请专家学者分析“伊斯兰国”的崛起与美国空袭的失败,揭露西方反恐的双重标准,并在电视、移动客户端、谷歌+、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推出。而新媒体的受众——思想尚显稚嫩且观念开放的年轻一代,则容易对俄罗斯的自我辩护潜移默化地予以接受。最后,俄罗斯还公开表示,在打击恐怖势力方面,俄军愿意与美国共享情报。而在情报获取方面处于优势的美国则进退两难,拒绝表态,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舆论与道义的被动。
俄罗斯学者古尓金在分析俄军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行动时,总结了11条教训,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做好现代年轻人的社交媒体的监督工作,正确进行舆论引导。在叙利亚战争中,关于巴沙尔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反对派是叛国者还是自由战士、俄罗斯打击目标是“伊斯兰国”还是其他极端组织等诸多问题,美俄展开了争夺话语权的激烈较量。叙利亚全国委员会被部分欧美国家与部分阿拉伯国家承认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获得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卡塔尔、科威特等中东多个国家,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支持。而叙当局得到了伊朗、俄罗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援助,莫斯科声明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是受叙政府邀请进行反恐的合法行为。
2.3.3关键期:高效作战鼎定军事大局
格拉西莫夫在其“平淡无奇”的论文中,针对混合战争对部队的要求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观点:混合战争同样需要高科技武器,而快速精确打击仍然是制胜关键;能够以最小作战编成完成任务的军队是最有效的军队。因此在叙利亚战场上,俄军广泛运用新型作战手段,高效地完成打击任务。
一是让电子战首先展开,在多维联动夺取信息优势的前提下,引导空天军持续打击、系统配合,放大不对称优势。从2015年9月30日到2016年3月,俄空天军部队共执行了8922次飞行任务,攻击了26087个恐怖组织目标,取得重大战果。而空天战场上取得光辉战果的背后,暗中发力的网络电子战“助攻”颇多。俄罗斯通过向中东地区调集12颗各类侦察卫星,并在叙利亚部署伊尔-20侦察机及“克拉苏哈-4”机动式电子战系统,用以干扰和破坏对手通信,帮助己方更有效地展开军事行动。其中,“克拉苏哈-4”机动式电子战系统可对太空卫星、地面雷达、预警机等多基探测系统进行选择性压制,并可瘫痪航空电子设备,扰乱防空电子系统,确保俄军夺取战场制网电权。空天战场与电子战之间的协调配合,阻止了北约在叙利亚建立“禁飞区”,为海、空天军组建联合打击平台,遂行主要火力打击任务创造条件,全面加强了俄对叙利亚空域的控制;既方便加强信息监控,又创造了空天战场的相对优势。俄军以空天领域结合网络电磁空间领域,创造天基作战与侦察优势,取得了在叙利亚战场上的重大突破。
二是俄军的特种部队神出鬼没,同时结合无人作战技术逐步积累技术优势。俄罗斯著名的军事频道——“红星”电视台2016年12月公布了一段俄特种部队在叙利亚作战的视频。视频显示,俄特种部队使用狙击步枪、反坦克导弹等武器与敌人作战,引导战机进行空袭。俄特种部队还首次使用了“乌兰”系列无人战斗车,其最早亮相于俄罗斯“军队2015”展览会上。虽然视频很短,但引发了外界广泛的关注。视频中出现了俄特种部队在叙利亚作战的画面,也有在俄本土演习或训练的画面。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研究员迈克尔·霍夫曼表示,俄最新组建的特种部队是受美国的影响,美国特种部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长期关注美国特种部队后,俄也组建了类似美国“三角洲”的特种部队。这些特种部队主要工作是深入敌后执行侦察、破袭、引导空袭等特种任务,有时候也和正规军配合,一同打击武装分子。除了配备精良战斗武器,俄罗斯的特种部队还学习美国同僚,先于俄军常规部队配备了先进的通信器材、单兵电脑等支援设备,可以将侦察的画面传回指挥部,根据需要召唤空中打击,有力地推动叙利亚战局向有利于俄军和叙政府军的方向发展。
三是俄军的后勤保障精确有效,高效地巩固了战场优势。在此次驻兵叙利亚期间,俄罗斯空运力量提供了高效率的保障服务。航空兵的部署,需要完成三大类设备的转运。首先是飞机和飞行员的部署,其次是飞机所需弹药、燃料和地勤人员的运输,最后是飞机维护设备的部署,包括供氧、充氮、检修、制冷、加油、供弹和供电等车辆。在普京公开派兵进入叙利亚后,半个月内,俄军出动登陆舰和安-124-100“鲁斯兰”运输机,将大约一个摩步团兵力、28架战机投送到叙利亚,包括T-90A主战坦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苏-30CM等重型装备。安-124-100运输机还在苏-24M战斗轰炸机被土耳其空军击落后,将成建制的C-400防空导弹系统运送到土叙边境,对土耳其空军起到了有效的威慑作用。截至2016年1月10日,安-124-100运输机群一共向叙利亚空运了13750吨物资,有力地支持了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俄军在饮食和医疗保障上也考虑得十分周全,每天甚至有充足的冰激凌供应给指战员,为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奠定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