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兵器天地>>正文

歼-7:我国最知名出口品牌 为"小国的F-16"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萧萧责任编辑:毛志文2015-02-04 11:22

歼-7Ⅱ:首次挂载西方武器

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成都飞机制造厂就开始研发新的改进型歼击机———歼-7Ⅱ。这一次,设计师们决定放弃可调式进气口,改为普通的固定式圆锥形中央进气口,而且质量得到提升的涡喷-7B发动机推力提高了20%,从5100千克增长至6100千克。最重要的是,这种新型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00小时。

伊拉克和埃及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一共购买了90余架歼-7Ⅱ,这些战机被统一命名为“F-7B”,而且它们是歼-7家族中首个能使用西方航空武器的型号,按照中东客户的要求,这批出口战机可以挂载法国生产的R.550“魔术”近程空空导弹。据埃及飞行员反映,中国的F-7B在空战方面要强于苏联的米格-21MF,按照俄专家的说法,米格-21MF优势在于速度与推力,但中国F-7B的优势在于武器方面,不论航炮还是导弹都要强于米格-21MF。F-7B装备两门30毫米航炮,米格-21MF则是一门23毫米口径的GSh-23L双管速射航炮,在单位时间齐射弹药量方面存在差距,而F-7B所用的法制R.550“魔术”导弹的性能要强于米格-21MF挂载的R-3S或R-13M导弹。

哨兵!歼-7M

20世纪80年代,成都飞机制造厂推出了歼-7M“空中哨兵”,它采用了英国BAE及马可尼公司提供的先进电子设备,飞行员座舱里则安装了马丁·贝克公司提供的MK10L弹射座椅。新型电子设备的出现提升了歼-7M的火力,使其可以装备霹雳-7新型近程空空格斗导弹,该导弹具有红外自导的导引头,机动性也有所提高,另外新增加的两个弹药挂架可使其搭载更多的毁伤武器。由于载荷的增加,研发人员为战机安装了新型涡喷-5BM发动机、大功率发电机和加强型起落架,空速管则被转移到机身前部右侧。

最早购买歼-7M战机的是约旦,约旦并非歼-7M的最终用户,这些飞机往往只停留约旦安曼、马夫拉克等基地片刻就匆匆移交给伊拉克空军。有意思的是,歼-7M出现在两伊战场上,也引发了伊朗人对它的浓厚兴趣,伊朗在1987年向中国提出采购36架歼-7N的请求,该机实际是歼-7M的变种。

歼-7P:巴空军的专属

继1987年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歼-7M飞机之后,巴空军又向中国订购进一步符合自身需求的新型歼-7P歼击机,它装备4枚美制AIM-9P响尾蛇导弹,也可装备4枚中国研制的霹雳-5和霹雳-7导弹,另外还可以外挂三个720升的副油箱。歼-7P还装备了英国研制的马丁·贝克MK10L型弹射座椅。1988年7月,首批歼-7P列装巴空军第20中队,部署在拉菲克基地。歼-7P抵达基地后,就被涂上沙漠迷彩和巴空军标识。1991年底,巴空军又获得24架歼-7P歼击机,巴空军参谋长强调:“歼-7P的可靠性远远超过F-16,因此在未来战争中绝不会落下风,而作为一种截击机来说,它绝对是一流的。”

除了第20中队外,部署在米扬瓦利的巴空军第25中队也获得了一批歼-7P,巴军还准备将这里扩建为一个专门培训歼-7P飞行员的教学中心,同时中巴继续商谈更新机载雷达的事情。1993年,双方谈妥将歼-7P所用的“空中巡逻兵”雷达拆下,安装意大利FIAR公司生产的“格里芬”-7小型雷达。另外,巴基斯坦方面对英国生产的弹射座椅也不满意,于是双方决定采用中国自行研制的IV型座椅,它可以在飞机以140千米的时速飞行时将飞行员弹射出舱,此时飞机的高度可以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