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兵器天地>>正文

歼-7:我国最知名出口品牌 为"小国的F-16"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萧萧责任编辑:毛志文2015-02-04 11:22

中国歼-7:苍鹰犹健,志在冲天

自1965年第一架真正国产歼-7首飞以来,这个歼击机家族就不断衍生发展,到2006年停产,4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总共生产了超过4000余架,除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外,还向多达30多个国家出口,是中国最知名的军机出口品牌。由于性能优异,歼-7被称作是“小国的F-16”,尽管有些年龄了,它却仍然在很多国家担当“蓝天卫士”的重任。

1月28日,孟加拉国和美国举行代号为“应对南方”的联合军演,孟加拉空军战备水平最高的第5战术战斗机中队驾驶着中国造歼-7BG歼击机,为来访的美国空军第374空运联队的C-130H运输机进行伴飞,双方军机在着陆时还联袂上演了一场“跑道散步”的好戏。马来西亚《亚洲防务月刊》曾表示:“从战斗到训练,从训练到库存,从库存到料件,歼-7正一步步从解放军序列里消失。”但该年鉴却在亚太各国军力列表中罗列出多个国家仍以歼-7作为空军主力。这种现象说明这款中国经典二代机即使已经退休,但依然发挥着余热。

巴基斯坦唯一的战斗机女飞行员艾莎˙法鲁克和歼-7PG。

斯里兰卡空军的F-7BS双机编队巡弋在保克海峡上空。

最早的歼-7

最早型号被命名为歼-7Ⅰ,是在上世纪60年代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投产的,它服役的数量却少得可怜,美国曾认为中国在抗美援越和“反帝反修”的特殊年代里,只生产了60~80架歼-7Ⅰ,而且多半基于支援“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斗争”,输送给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埃及等国。

虽然中国空军列装数量不多,但歼-7Ⅰ仍参加过实战。20世纪70年代,坦桑尼亚飞行员驾驶歼-7参加了反击乌干达的“闪电战”。随着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一次次发表反西方的言论,来自苏联、东欧和利比亚的援助武器就像洪水一样注入乌干达,而乌干达的邻国就成为这些武器的试验靶场。阿明决定在1978年11月发动攻击坦桑尼亚的战争,坦桑尼亚迅速组织了顽强的抵抗行动。坦桑尼亚空军向前线投入了一个歼-7Ⅰ歼击机大队,而它是当时东非最先进的战机,在支援地面部队的战斗中发挥了大作用。尽管乌干达有利比亚强人卡扎菲直接支援的雇佣军,但坦军还是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彻底击溃乌军,阿明被迫逃往沙特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