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9月16日消息(记者任磊萍 汪宁)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它成立于1955年4月,老馆址位于郑州市的紫荆山广场,因修建地铁而后移,已列入近代建筑文物,不再对外开放。2012年黄河博物馆新馆落成。
黄河博物馆新馆陈列以“华夏国魂——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全面展示黄河自然概况、黄河文化、历代治河、新时期治河新理念与实践。走进黄河博物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献,一个个雕塑、碑刻无不让人跨越时空,回溯悠久的黄河文明,回望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读黄河就是在读中国。奔涌浩荡的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黄河岸边,我们的祖先逐水而居,创造出冶金、青铜器,发明了文字,涌现出“百家论水”。 面对素来“善决、善淤、善徙”的黄河,从古到今,人们不断地探索着黄河治理之路——从大禹治水到东汉王景“宽河行洪”,从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到民国李仪祉的“上中下游综合治理”,从当代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在同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塑造了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黄河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20多个各类基地,成为弘扬黄河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保和防汛抗灾意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被誉为“黄河巨龙的缩影”。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黄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擘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做好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和管水治水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博物馆作为宣传黄河和治黄的重要载体,前来了解黄河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如今,站在这里凝视黄河,回望历史,会当击水新时代。许多游客表示,中华儿女当以奋进的脚步、以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把黄河建设成为“幸福河”。
黄河博物馆三代馆址(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第一座河流博物馆,也是最早成立的以黄河为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1957年在郑州市紫荆山路4号建成了现馆舍,馆名定为“治黄陈列馆”,是当时全国三十多个博物馆之一。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20周年,重新举办治黄展览,又更名为“黄河展览馆”,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1987年6月,正式更名为“黄河博物馆”,由中国第一届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题写馆名。2012年9月27日,黄河博物馆新馆建成对社会开放。新馆位于郑州市迎宾路402号,占地40亩,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新馆北望黄河,南邻迎宾路,西靠花园路,东接中州大道,地理位置优越。
《开封城摞城示意挂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城开封城下的三座城池,3米以下的北宋城,2.8米以下的明洪武城,2.2米以下的清康熙城(今开封城)。(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历史上人为因素造成的黄河决口、改道表》, 自先秦至民国的近3000年间,黄河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明代和清代尤其严重。“道光二十三,洪水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这首陕县民谣,形象反映了清朝道光年间黄河水泛滥成灾的现象。(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体现创新精神的“壬寅上南造”穿孔河工砖(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清壬寅下南造穿孔河工砖,用于防洪抢险的普通料物,长40厘米,宽26厘米,厚8厘米,阴刻“壬寅下南造”,砖体为椭圆形,两端各呈现圆弧状,砖中间还有一小圆孔,由清代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年,公元1842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栗毓美在河南原阳首创。
栗毓美在一次备料时,发现残缺的旧砖墙虽然多年雨水冲刷,泥沙浸灌,但仍非常坚固。他决定试用砖坝抢护。经过四十多天昼夜抢修,共筑长短砖坝60余道,在随后的大雨中,新筑的砖坝安然无损,有效地防止了灾情的蔓延。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且可以砌筑坝体。虽然河工砖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其烧造工序多,时间长,最终导致这一技术创新仅推行了100多年便不再使用。但这无疑是黄河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
见证黄河堵口工程的郑工合龙处碑(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郑工合龙处碑是黄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清代最大一次堵口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称为“三绝碑”,由堵口亲历者、河东河道总督、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澂题写。
该碑通高2.86米、宽0.76米。碑首为高浮雕二龙戏珠图案。并有阴刻楷书“皇清”二字,碑肩为浅刻云水图案。碑身阳面正中阴刻篆书“郑工合龙处碑”五个大字。碑身阴面为满幅篆书文字,共8行,满行最多18字,碑文为:
郑工堵筑决口,经始于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讫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竣工。钦差督办礼部尚书高阳李鸿藻、前署河东河道总督义州李鹤年、前河东河道总督觉罗成孚、河南巡抚望江倪文蔚、今河东河道总督吴县吴大澂勒石纪之。而系一铭,铭曰:兵夫力作劳苦久,费帑千万堵兹口。国家之福,河神之佑,臣何力之有?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今花园口乡石桥村)决口南泛,夺溜由贾鲁河入淮,15州县受灾,灾民约180万人,为害严重。朝廷前后委派多位高级官员到工督修,均未成功。吴大澂临危受命接办堵口工程。由于对堵口工程筹划有方,措施得当,终于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按期合龙。合龙后,吴大澂撰文立碑以示纪念。这次堵口工程规模宏大,花费白银1200万两,占当时朝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可见花费之巨,史称“郑州大工”。工程还首次使用水泥、电话、铁制轨道运土车等,开近代在黄河上引进新型材料和先进工具之先河。
河源之石(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河源之石于1952年,由黄河源考察队采集制作。
千百年来,人们对神秘的黄河源充满了无穷的想象。早在战国时期《尚书·禹贡》中的“导河积石”,被认为是关于黄河源的最早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考察黄河源,是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考察黄河源,最远到达星宿海。元代的潘昂霄写成《河源志》,从而产生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黄河源的专著。
1952年8月,新中国第一支黄河河源查勘队正式组成。经过艰难跋涉,他们来到了约古宗列曲。在西南山坡前有众多泉眼,泉水涌出后合为三股泉流,黄河就是从这涓涓溪流中,开始了万里行程。查勘队员们搬来一块石头,刻上“河源之石”4个大字,并刻上当地民众认定河源的藏语,以纪念此次黄河源之行。这次黄河源大查勘,历时61天,行程5000多公里,实测地形面积2625平方公里。经过几个月的整编,完成了《黄河河源查勘报告》和《黄河源区及通天河引水入黄查勘报告》等重要成果。
《163位院士为“拯救黄河”签名》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1997年,黄河断流达226天,从河口一直溯延到开封,为历时最长的断流,举世关注。1998年1月,针对黄河断流日益严峻的严重形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两院院士联合签名发出“拯救黄河”的呼喊。(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
进入新世纪,国家批复的一系列治理黄河规划,黄河治理开发和保护全面提速。(总台央广记者 任磊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