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死神”
次日凌晨,张振山命令:“整好行装,马上开饭,继续前进。”
“八斤半”的号声再次响起。
走了半个小时,山风呼呼由远而近,呛得人透不过气。人在积雪中行进,上面是雪的陡壁,下面是雪的深渊,风夹着雪花不时扑打在脸上,官兵艰难地跋涉在积雪带中。
到了凝冰带,咆哮的山风卷着冰渣雪片,打在脸上、身上,真像滚油泼、刀子割。有的病号披着的毯子或裹着的雨衣,被无情地撕烂卷走;有的同志稍不留神,连人带物一起抛下山去;有的同志身体虚弱,加上高山缺氧,倒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
张振山不时发出“不准停留”的口令,谢友勋也在大声鼓动:“同志们,拉起手来,跨过雪山,就是胜利!”
风雪,吞没一个又一个红军战士。张振山最担心的是那个“八斤半”。
“八斤半”的草鞋,已经冻成了两个大冰砣,头发稍结出冰霜。他脸皮白了,嘴唇紫了,头重脚轻趔趔趄趄,眼看要不一头倒下去。张振山急忙背起他往山顶上爬去……
视粮如命
7月2日,连过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三座大雪山的红五团来到黑水芦花地区。带的干粮早已经吃完了,谢友勋望着饿得直打晃的“八斤半”,望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士,眼含热泪心如刀扎,心里很清楚粮食不解决就意味着死亡。
情急之下,谢友勋带人到藏民地区宣传我党我军的民族政策,筹集粮食。因语言不通加上国民党煽动民族怨恨,谢友勋被反动分子杀害了。
“八斤半”和战友们含悲忍泪,在从军机关回团接任政委职务的赖传珠和张振山带领下默默北去,于7月10日翻过了第四座大雪山——打鼓山,进到松潘江以西的毛儿盖地区。
1935年8月21日,红五团自毛儿盖向西出发,又踏上了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只见这里迷雾腾腾、水草丛生,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泽国,令人毛骨悚然。
自从谢友勋政委为筹粮牺牲后,红五团官兵悲痛之余,个个都把粮食看得格外珍贵。每次发干粮时,“八斤半”总以“自己个头小背不动”为理由把干粮分给老大哥们“背”。
一天,在行军途中,刚刚发完干粮,张振山发现“八斤半”背的干粮袋比别人矮一半。
“为什么背这么点?”团长问“八斤半”。
“我人小吃的少。”“八斤半”回答得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