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那十年,他们留下了忠诚和信念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彭小明、李佳豪、金涛 等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5-15 17:00

在纪念“5·12”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之际,我们摘录曾参加过抗震救灾行动的一名领导干部相隔10年的两篇日记,以此重温抗震救灾精神,感悟十年间部队的发展变化和强军步伐。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阴

映秀奇迹,是荣誉更是鞭策

■原第13集团军某工兵团团长 王 健

今天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上午,我代表全团官兵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会上,我团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我也被授予了“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回到住处,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灾区艰苦奋战的100多个日夜在我脑海浮现——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不久,我团立即驰援重灾区映秀镇。经过26小时连续行军,我带先遣队率先抵达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一幕幕惨烈的景象映入眼帘:山体崩裂、房屋倒塌、四周满是惊慌失措的群众……

我从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此时映秀镇道路被毁、通讯中断,已成为一座“孤岛”。闻此,我立即向指挥部“请战”——架起通往映秀镇的“水上生命线”。

抢通漕运的过程如同硬闯“鬼门关”。开设渡场时,松动的山石碰撞着滚下,我带领施工官兵一次次在机械后面紧急避险;指挥泛水编波时,余震引发大面积山体滑坡,一块拳头大的石头贴着我的脊背砸落……

经过官兵连续18个小时的奋战,4艘漕渡门桥成功泛水,在岷江上架起了代表着希望的“生命之舟”。然而,4艘漕渡门桥单次最大载员800人,可此时映秀镇及其周边仍有上万名受灾群众急需转移。指挥部命令我们,48小时内打通陆路救援通道。听罢,我代表全体官兵立下军令状,哪怕把牙崩了,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急造公路中,我们再次遭遇余震,施工面一侧的山腰上形成一片约300立方米的半挂巨石,如定时炸弹悬在官兵头上。为排除险情,我决定带领突击队上山爆破,作业时,列兵杨晓成不小心被毒蛇咬伤左手小拇指,为了赶工期,他竟偷偷用工兵铲砍下了受伤的手指,强忍着剧痛默不作声地投入到作业中,直至晕倒才被发现……

就这样,我们终于打通了进入映秀镇的交通线,而参加急造公路会战的400余名官兵又兵不卸甲,紧接着投入到抢运伤员的行动中。

“你们工兵团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创造了映秀奇迹!”上午的颁奖仪式中,我们的表现获得高度评价。我深知这既是肯定、更是鞭策——作为军人,荣誉永远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李佳豪、马晓彤整理)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晴

回顾过去,让我们走得更远

■第77集团军某工化旅旅长 王 健

时光荏苒。最近看到关于纪念“5·12”汶川抗震救灾十周年的相关报道,我这才发现,原来距离那场灾难已整整过去了10年。10年间,我从一名团职干部成长为了旅主官,当年救灾时的老部队如今也在军队调整改革中由单一兵种部队扩编为了工程防化旅,遂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逐年提升。

回顾10年前的那次救灾行动,我至今记忆如新,特别是在走上旅主官岗位后,我常常反思——作为一支国家级抢险救灾应急专业力量,如今我们的应急反应能力、远程投送能力、抢险救援能力和工程保障能力是否满足未来行动的需要?

锻造过硬的应急铁拳,离不开先进的硬件支撑。结束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任务返回后,我立即组织官兵展开复盘检讨,成立攻关小组,协调装备厂商先后研发出地震救援箱组、小型化机具套件、热红外探测仪等辅助器材。随后的“8·3”云南鲁甸抗震救灾中,凭借这些器材,我们仅用5小时便在牛栏江堰塞湖上架起了救援通道。

部队要打赢,人才是关键。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任务中,因专业人才短缺,我不得不带领骨干往返在各任务点补位。事后,我深刻反思: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下一场行动,我们准备好了吗?为此,我和班子成员提出人才培养“两步走”战略,第一步通过以老带新、以工代训、选人送学等方式培养专业型人才;第二步以建设“大工兵”的思维,重点推进驾驶、维修、爆破等专业融合轮岗,推进复合型人才生成。如今,旅队已储备有数百名精通3个以上专业的技术骨干,一支多功能应急抢险救灾力量羽翼渐丰。

战备建设,贵在常抓、胜在常备。去年单位调整改革后,旅队同集团军陆航、特战等部队建立联合应急值班制度,组成水陆空一体应急抢险救灾值班分队,构建半小时快速反应机制,战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去年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30分钟,旅队便完成人员集结、器材装载、油料加注等一切出动准备,经受住了任务检验。

回顾过去,我们风雨兼程;眺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

(李佳豪、王永安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