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躺枪”,靠什么击碎涉军网络谣言?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钱宗阳 郭领领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7-12-12 03:05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各种言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轻松传播。公众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求甚解甚至不问是非,这就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11月23日上午,一则“‘老虎团’军人参与集体猥亵红黄蓝幼儿园儿童”的网络谣言突然爆发,将与案件并无关联的部队官兵拽进了舆论漩涡。一时间,“躺枪”的子弟兵承受着网上难以计数的猜疑甚至谩骂。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谣言,部队有关部门并没有把头埋进沙子里,生生吞下这个“哑巴亏”,而是及时展开调查,果断发声辟谣,依法进行维权,有效遏制了谣言传播。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网络信息时代,类似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过去,部队在围墙内,外面的世界似乎很遥远;如今,一根网线通南北,军人不可能再置身“网”外。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51亿,网友发声渠道日趋多元,表达热情空前高涨,一些针对部队的谣言不时借助网络传播,网络成为军队依法维护自身形象和公信力的重要战场。

网络谣言,始于恶意,止于智者,终于真相。面对形形色色的涉军网络谣言,我们要深入观察和思考,既要解决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又要发挥法律惩戒威慑作用,让那些心存侥幸妄图扰乱视听者明白“网络有规矩,传谣必受罚”,彻底铲除涉军网络谣言传播的土壤。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无辜“躺枪”,靠什么击碎网络谣言

——应对处置涉军负面舆情的观察与思考

■钱宗阳 郭领领

舆情预警——

早发现早处置,莫待“针眼”变“漩涡”

“有人把网络比作信息的汪洋大海。在这片大海里,谣言影响范围不大时难发现,爆炸式扩散后却又难清除!”某部一位领导对此感触颇深。

几年前,该部一辆军车不慎与地方车辆发生轻微剐蹭,当事双方友好协商后很快处理完毕。然而,一名围观群众却把现场照片发到微博上,造谣军车“欺负老百姓”。仅仅过了一个晚上,这条微博迅速发酵成为涉军负面舆情。该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当事人还原了事实真相。

“如果我们早点发现这条谣言,在它扩散前就有效处置,辟谣会容易得多。”痛定思痛,该部与地方网信部门加强联系,及时获取涉及部队的网络信息,从中甄别谣言,做好预警工作。

“洪水泛滥之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细小的‘管涌’,‘针眼’就会慢慢扩大成‘漩涡’。”陆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副主任张珊认为:目前,部队在涉军谣言预警和早期甄别方面的力量还比较分散,必须尽快完善针对涉军谣言的预警机制,争取早发现早处置。

今年11月19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指导、中国军网负责运维的网络涉军举报平台上线运行。网友可实名或匿名举报发布涉军有害信息和低俗信息、歪曲篡改涉军新闻标题、攻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歪曲解构党史军史、发布违规信息等内容。

与此同时,一些部队还着手探索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来识别和发现网络涉军谣言。武警特警学院副政委张双战说,发动广大官兵和“军迷”参与举报涉军负面舆情,有利于打赢这场网络信息时代的“无形战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