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春节,他(她)们不回家>>他(她)们永远在路上>>正文

胸怀乾坤执北斗,拼将睿智铸国器。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叮嘱“把北斗系统建设好”。从此,导航中心主任王飞雪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加紧科研攻关,“北斗人”把——

习主席的嘱托化作心中强军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晓祺 王握文责任编辑:杜汶纹2015-02-13 15:29

上图:王飞雪(中)与战友们探讨攻关思路。 张晓祺摄 

今年1月29日,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44岁生日。这一天,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了这两个意味深长的数字:450,1797。

前一个数字,是习主席来视察并叮嘱“把北斗系统建设好”之后的天数。这以后的每一天,他和战友们都把习主席的嘱托牢记在心间,工作蛮拼的。后一个数字,则是距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全球覆盖目标的天数,这是所有“北斗人”心中的一个强军梦。

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间,参观了学校科研成果展示。在王飞雪负责汇报的展台前,习主席神情专注,边看边问,不时满意地点头微笑,原定5分钟的汇报,“超时”谈了10分钟……

古城长沙,星斗满天。新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位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内的北斗科研楼,只见灯火满窗,王飞雪和他的科研团队像往常一样,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攻关。

实验室内,一排排机柜上的显示灯急速闪烁,敲击键盘的声音噼噼啪啪汇成一片,宛如千军万马在呐喊、冲锋……紧盯电脑屏幕上不断变化的代码,王飞雪的眼睛眯成了缝,时而蹙眉凝思,时而与战友低语讨论……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我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北斗”命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王飞雪没想到的是,20年前的那次敢为人先的“试水”,让他一生与“北斗”结缘——

那一年,北斗系统建设遇到一大技术瓶颈,3位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博士生王飞雪、雍少为、欧钢,在导师庄钊文指导下,提出了一套全新解决方案,得到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的高度赞誉。

更令王飞雪没想到的是,18年后,他作为这个行业代表,向习主席汇报了北斗系统的科研成果。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航天系统,要在2020年实现北斗全球系统与现代化升级之后的GPS性能相当,技术创新极为迫切……”向习主席汇报的每一个细节,王飞雪至今记忆犹新。

习主席看得细致,问得具体。王飞雪自豪地向习主席报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全自主可控,系统的安全性能够保证!”

那一天,王飞雪道出了中国“北斗人”自豪的心声。

从那一天起,王飞雪和团队战友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开启了新一轮充满挑战和艰难的科研远征。

走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导航中心,记者看到每间实验室角落里,都摆放着折叠行军床;每个人办公桌下都备有行李箱,随时准备出差。

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计划科学论证、对质量锱铢必较、对管理精细追求……这一系列的精益求精,保障着科研攻关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瞬间的精准。王飞雪告诉记者:“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又研制系统装备,还提供系统保障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团队的工作职责。”

胜利的花朵,在汗水浇灌下绽放。研制出第一台手持式北斗用户机,攻克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核心信号,承担了北斗系统某核心模块95%的研制任务,研制出60套关键卫星载荷……这些年,一个个难题被王飞雪团队逐项攻克。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国家和军队未来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谈及成绩,王飞雪如是说。新的一年,他又迎来事业上的“三喜临门”——

一喜单位乔迁新居。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科研楼,配有大量先进高精度仪器设备,具备了导航系统信号收发与验证等多项功能,科研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喜团队人才辈出。70后唱主角,80后挑大梁,90后露头角……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研团队,已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一支“国家队”。

三喜工作再启新篇。2015年开始,北斗全球系统试验星将紧锣密鼓陆续发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芯片研制等一系列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我国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试验卫星和16颗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组网已顺利实现。”王飞雪介绍,“按照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覆盖全球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今年1月中旬,王飞雪在北京参加了一次北斗系统建设的重要会议。会上,即将卸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对王飞雪说:“历史的接力棒,正式交到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手中啦!”

“胸怀乾坤执北斗,拼将睿智铸国器。”展望未来,王飞雪言辞之中满是兴奋,“牢记习主席嘱托,让一项又一项‘世界首创’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

(《解放军报》 2015年02月12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