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疆医生日记藏大爱
在援疆帮扶期间,孟晓东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把当天的手术情况和下一步的想法用键盘敲进电脑中,起名《和田工作日记》。
“‘首例小儿畸形手术’成了朋友圈的新闻,引来了当地媒体的采访,这就是白求恩的伟大精神。”日记中的第一篇,孟晓东就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让帮扶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3天内我们已经开展了经皮肾镜、前列腺电气化切除、马蹄肾结石切开取石等手术10余台。下周科室计划全力收治泌尿患者,手术量会进一步增多,我们根据科室情况和设备能力计划,再在医院内开展后腹腔镜肾囊肿切除、结石成分分析等新技术,并在科室内开展泌尿外科相关技术讲座。这次任务时间有限,但内容一个都不能少。”日记记到第3天,孟晓东的工作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
“北京时间22点,全部手术结束,脱下湿透的手术衣,安顿好病人,我们走出病房楼。前面小树林里维族老人拉起了小提琴,阵阵琴声悠扬婉转,周围席地围坐着出来纳凉的陪护和患者。谁说这里不是充满风情的文化之地?”每天的工作结束后,孟晓东的心情是那样的放松。因为,一天的努力,到夜晚收获的都是成功果实。
“如此高的发病率是我们以前在相关专业期刊从未发现的,尿路结石的异常发病情况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第一批结石标本已寄回医院,和平医院泌尿外科技师丁红加班加点为我们做出了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建议。两地相隔近万里,这批患者在出院前都得到了高水平的出院指导意见,给力!”从身体力行治病救人,到指导并帮助县医院医生进行多项手术,再到与和平医院联动,对当地一些患者的病症来源进行医学分析研究,为下一步的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8月14日14时许,本来要准备吃中午饭的邱建宏,由于要和孟晓东等人准备下午的连续4例高难度手术,简单扒拉了两口米饭,直接走进手术室,投入到一名5岁患儿的手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