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帮扶,帮的是难题,扶的是技术,留下的是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专家们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病患的救治和对县医院医护人员的传帮带上。白求恩和雷锋精神,在这片风沙与骄阳交互的茫茫戈壁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被救治到的维族患者,虽然很多不会讲汉语,但一见到援疆医生就会不停地用维语道谢。
为了新疆地区同胞的生命健康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对口帮扶新疆和田县医院纪实
刘会宾 张彬楠 王均波
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全县人口30多万,维吾尔族人口占96%;汉族占4%,与内地有2个小时时差。8月13日至18日,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以下简称和平医院)抽组13名专家,飞赴4000多公里外的和田县医院(以下简称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活动。6天里,他们开展高难手术10余台,教学查房80余次,专业授课4场,还深入沙漠腹地村镇卫生机构,接诊当地群众300余人。2014年以来,和平医院先后派出11批援疆医疗队,送去了健康和技术,送去了党的温暖,送去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援疆医疗队队员,和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邱建宏与和田县人民医院医生交流医疗经验。
一月完成40台高难度手术
8月14日10时许,和平医院第11批援疆医疗队专家们赶到县医院后,顾不上休息,便分头走进县医院各个门诊和病房,迅速展开医疗帮扶工作。其中,已经在县医院进行帮扶工作近1个月的2名泌尿外科医生,还在手术台上紧张地忙碌着。
面对眼前众多排队等待看病的维族病人,医疗队专家都认真进行问诊和诊断,针对病人情况,向县医院医护人员教授合理建议和治疗方案。 “治病救人不分地域,更不分民族,我愿意帮帮他们。”和平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重症监护科主任王天轶如是说,他已连续在多科室查房并与当地医生交流了治疗经验。
8月14日中午时分,和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邱建宏来到县医院外一科,见到了已经帮扶近1个月的第10批援疆医疗队队员、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孟晓东和杜亚斌。
“能够救助到新疆的病患,我很开心!”孟晓东高兴地告诉邱主任。“来到这里第3天,我就完成了一例比较有难度的手术,没想到还是和田县的第一例。”今年41岁的孟晓东是位医学博士,今年7月16日,他和同事来县医院对口帮扶,第二天就接收了一名慕名前来求医的小男孩小亚(化名)。
小亚,今年12岁,家人发现其从小就无法像常人一样站着撒尿,一直都是蹲着小便,这不但让小亚心中有了阴影,还将影响成人后的生育功能。为了治病,父母带着小亚先后做了2次手术,但效果都不理想。对于小亚的病情,县医院的医生们却束手无策。
经过详细问诊、术前检查、病情讨论和手术方案设计后,孟晓东决定在县医院为小亚实施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后,孟晓东对小亚进行了尿道下裂阴囊皮瓣翻转尿道成形加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努力,手术顺利完成。这也是和田县首例泌尿外科小儿畸形手术。
今年7岁的小男孩小伊(化名),是孟晓东到达和田县收治的又一个疑难病患。小伊有两个尿道口,当地医院一直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对此,孟晓东对其进行了尿道下裂成形手术,帮助小伊消除了多年的困扰,孩子家人高兴都不知怎么表达感激之情。
县医院外一科医生周伟峰说,在与孟晓东等人相处的一个月里,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手术技巧和专业知识,从孟晓东身上看到了专业人才的素养。
县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医师阿布力克木·沙吾提称,和田县从年初开展“医疗扶贫”以来,科室里的病患迅速增多,很多人之前是因为经济困难,或者县医院技术与设备所限等原因,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疗。如今,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患者不但享受到了减免医药费的好政策,更能够得到孟晓东等专业医生的治疗,实在是既幸运又幸福。
“我们学到很多新的专业知识,现在有些高难度手术也能够上手去做了。” 阿布力克木直言,孟晓东等援疆医生在主刀的手术过程中,会手把手地教大家该怎么做,哪些环节需要注意,这种一帮一的教学,让他受益颇深。“有些重要的手术,孟医生会先上,等到第二次做的时候,就让我上了,有他在身边指导,我特别有信心。”
阿布力克木表示,通过孟晓东等人的亲身示范,现在比较难做的经皮肾镜手术等复杂手术,他都能独自完成,手术效果也特别好。“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学会了很多,手术时底气也足了,我和患者们都特别感谢他们!”